中信银行张春子博士:打造智能化银行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

2019-01-14 09:1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9年,商业银行将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价值型、数字化、轻型化银行,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课题。日前,中信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张春子博士接受专访,就此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优化技术构架,推进数字化转型 

  记者: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时代,银行要将数字化融入发展基因,就需要制定数字化发展蓝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您认为这些应当如何具体推进呢? 

  张春子:首先,银行要打造差异化的数字金融生态圈和场景金融。在金融科技开发和应用上,要控制不确定性产品创新的规模和范围,深耕细作确定性技术领域,打造特色化、数字化拳头产品。银行要以成熟和适用性技术标准为基础,以为客户提供便捷、贴心的体验为核心,强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深化端到端流程改造,建立敏捷型组织,加快向开放型银行转型。 

  其次,银行要加大数字化、信息化科技投入。根据德勤公司最新调研,超过20%的国际先进银行已经加大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布局,推进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比如,德意志银行计划未来几年投入10亿欧元用于数字化创新,建设数字化生态体系。国内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提出要在常规科技投入之外,每年投入到科技创新研发的资金不少于当年营业收入的1%。 

  再次,银行必须加快在数字化方面的资源和技术布局。适应新科技革命浪潮,银行要积极通过自建、并购、投资合作等资本运作形式,始终走在最尖端金融科技开发和应用竞争前列。要积极推进大数据战略落地,依法合规地获取客户手机终端、社交网络、设备传感数据等全方位信息,围绕客户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和操作行为,建立完备的大数据体系,形成数据驱动战略和完备的大数据经营体系,实现在客户选择、创新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 

  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强化渠道一体化经营 

  记者:在您看来,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张春子: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应当是流程前端简单化,后端大数据处理集中化,产品和服务反馈机制敏捷化,风险控制更加科技化和合规化。 

  一是打造基于云技术的基础设施平台。要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比如,汇丰银行规划了未来3年30多个客户服务流程数字化改造方案;荷兰银行推动了20个客户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国内一些银行也在积极开展同业合作和异业联盟,旨在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的账户和产品体系、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打造“一站式”公司金融服务,探索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金融应用场景。 

  二是推动前端数字化流程改造。根据德勤大学对全球银行运营流程的分析,商业银行30个左右的核心客户流程已代表了约50%的运营成本以及80%的客户活动。银行要以流程优化为目标,综合运用网点、邮件、客服、网站、社交媒体、手机等全方位渠道,实现与客户无缝对接,降低营销成本,支持客户做大、做强,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促进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目前银行IT、数据化人才短缺,为了保障新兴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有效融合,银行亟需引入金融科技人才,设计更加包容的制度流程,培养新型的组织文化,激励员工强化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体验,重新思考客户服务流程。据报道,高盛公司拥有超过9000名工程师的技术部门,程序员已超过banker和交易员数量,占全部雇员的1/3。国内一些银行也正在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力度,某大型银行提出在3-5年内实现科技背景人才占比达到10%。 

  四是走向全面的数字化经营。全面的数字化经营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未来型银行”的重要特征。为此,银行一方面要制定和执行“领先一步”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强化营运和风险管理数字化、后台职能处理智能化以及银行获客、创新、营销、风控等能力建设敏捷化,加快纯网络银行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原则,强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加快从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发展,大力发展移动智能支付、互联网消费金融、供应链融资、农村互联网金融等蓝海业务,建立全方位数字化银行生态系统。 

  打造互联网交易型和开放型银行 

  记者: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银行的智能化将在哪些方面重点打造? 

  张春子:一方面,首先要建设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即通过互联网服务于客户交易的银行,采取完全数字化的方式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包括投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金融交易服务。互联网交易银行具有交易互联网化、投融资平台化和去信息化与中介化等特征,实际上就是 “互联网+银行”的一种模式。完整的互联网交易银行生态圈一般包括七大类参与者:即银行、平台、支付机构、增信机构、投资者、融资者和场景合作方等以及五大业务功能:即企业自银行交易、银行投融资平台交易、跨平台交易债券、债权转让交易、场外开放平台交易。银行要通过建立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建设,解决好现有系统和新技术平衡应用的难题,提升响应速度,降低合规风险,实现系统、技术、人员向“互联网+银行”的整体过渡。 

  另一方面,要打造开放型银行平台。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是一种利用开放API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之间数据共享和合作,提升客户体验的平台合作模式。普华永道与开放数据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到2022年,开放银行有望在零售和中小企业市场创造至少72亿英镑的收入机会。朗迪公司在《The State of Open Banking》研究报告中提出各类相关机构可以选择关注以下开放API或需要标准化的一个或多个API领域:核心开放银行功能、聚合、财务管理与咨询、透明度、金融产品/服务的比较、位置情报、安全与信任、连接与控制、核心开放银行功能的扩展、其他适用于开放存取标准的金融服务等。近年来,开放银行实践风生水起,大有引领金融科技新风潮之势。2011年,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成为全球首批提供SDK和应用程序商店的银行之一。2016年11月,花旗银行在全球推出Citi开发者中心,开放出包括用户账户、授权、转账、信用卡、花旗点数等7大类API。2017年5月,BBVA开放了8大类API,成为全球第一家以商业化运作开放API的银行。2017年底,新加坡星展银行推出API平台,共有155个API,横跨20个范畴,包括转账、奖励、移动付款应用PayLah以及实时付款。据报道,2013年,中国银行开放了1600多个接口,涉及跨国金融、代收代付、移动支付以及地图服务、网点查询、汇率牌价等服务。2018年,中国工商银行提出全面实施e-ICBC 3.0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推进传统金融服务智能化改造,向“身边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转型。 

  未来,金融科技助力银行渠道拓展将进入“深水区”,“金融科技+全场景”格局逐步显现,金融科技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有条件的银行应深入推进金融科技战略,掌握科技布局主动权。既要强化通过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内部机制改革带动的内源发展,也要借助外部平台合作实现“借鸡下蛋”和“借船出海”的外源发展。未来几年,银行应加快在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新技术开发应用上实现突破,构建“未来型银行”经营发展的新技术架构。银行要把握科技引领创新大势,认清数据驱动转型方向,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兼顾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加快向数字化的未来银行转型。 

责任编辑:杨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