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点出”零售行业三趋势

2019-03-12 17:2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面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 

  零售业可以说是需要改造的“传统产业”的典型。过去一年,零售变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一方面,以生鲜商超为代表,新零售激战正酣,新技术赋能、渠道下沉、社交裂变等新玩法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智慧社区这一被巨头们忽视的战场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9年零售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或许我们能从报告中窥知一二。 

  双线融合,苏宁走在前列 

  2018年无疑是零售业的探索和试错之年,各零售企业正在突破传统模式,开启一场全新的商业革命。 

  1月2日,中新经纬研究院发布《未来零售发展路径调研报告》,以国内领先的O2O智慧零售企业苏宁为样本,用“多场景互联+反向C2B”的模式给未来零售以启发。 

  报告指出,整个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线上线下融合之势,这意味着行业进入智慧零售新时代。也就是说,未来的商业不再区分“线上”、“线下”,而是围绕用户构筑多场景互联、全业态融合的场景服务。 

  2018年12月18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苏宁易购发布的《2018智慧零售发展趋势报告》则指出,智慧零售带来的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场景升级、服务升级和体验升级,“智慧科技”、“智慧物流”的深入发展在幕后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强大助力。场景互联、个性化服务则是智慧零售未来发展的制胜关键。 

  2019年的零售业态,无论是新的智慧门店还是互动体验店,都将与过去有所不同,零售企业纷纷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业态升级。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工作任务中做出明确安排,要求“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渠道下沉,各家发力农村市场 

  回顾2018年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最热的两个词刚好是一对“反义词”:一个是“消费升级”,另一个是“渠道下沉”。 

  近年来,受城镇化、外地务工人员回流、收入增速良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县镇农村市场消费升级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56万亿元,同比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乡村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地区。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地区,正在成为零售企业不可错过的大蛋糕。 

  基于这样的趋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 

  实际上,为了抢占农村市场,众多零售、电商企业早已提前布局。以苏宁为例,它的路径是通过零售云加盟店的形式,快速向县镇市场推进。2018年即在全国新开超2000家门店,成为其智慧零售渠道下沉的重要抓手。 

  在渠道下沉上,阿里和京东的打法各不相同。去年7月,阿里宣布启动渠道下沉战略,以进一步释放县域消费潜力。阿里旗下淘宝、天猫电器城、聚划算联合,借助菜鸟网络平台的物流标准化服务、手机淘宝二维码扫码购等,全面贴近三四线城市网购消费者。京东渠道下沉则主要依靠京东便利店来推进。 

  正品经营,电商打假有法可依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网上零售额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网络零售规模稳居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目前尚未公布,专家预测将超过37万亿元。 

  然而这个狂飙突进20年的新型行业一直存在诸多痛点未能解决,比如假货、刷单、杀熟等问题层出不穷。去年一些电商平台就分别因发生多起售假事件和山寨货泛滥而被诟病。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电商行业发展进入一个有专门法律可依的新时代。针对电商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电子商务法》明确禁止电商平台“大数据杀熟”、删差评刷好评等行为,如果有捆绑搭售必须明示,并要求平台需及时退还押金。 

  对于商家售假的问题,《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特别是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 

  方兴未艾的电商行业,显然是需要重点监管的领域。 

责任编辑:王娟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