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章丘担当】区人民医院刘奎芳黄冈战“疫”日志:等胜利了,我要好好抱抱你

2020-02-19 16:4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经过严格的培训,我终于可以上岗了。我和队友们一起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蕲春,是李时珍的故乡,能在“医圣”的故乡加入抗疫一线,内心有种莫名的激动。

   

  2月17日,是我“入舱”第一天,凌晨3:57就醒了,然后就再也睡不着。昨天白天跟着主任去领物资碰到大别山的前辈,说晚上睡不着觉,我说因为不累的原因吧,他说不是,即使累也睡不着,现在我终于体会到那种煎熬。既然睡不着,就开始在脑子里各种顺流程,一遍遍地重复穿脱防护的各种细节,终于熬到起床的点,起床,吃饭,背起包去医院,到了病房楼下,就像当年高考一样,脑子里面突然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同事安慰我说,没问题,这是最高境界,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会儿肯定能临场发挥好。

  我开始穿整套防护服,穿好后护士长检查,她“火眼金睛”,竟然发现防护服有一处极其细小的破损,立即要求我外面再加一件,就这样,第一次进舱,我穿了两件防护服,手套戴了三副,加外面的手术衣,然后戴上自己近视眼镜、护目镜再加面屏,真可谓“全副武装”。期间一件“囧”事就是,穿防护服的时候,我突然跟护士长说,“我想喝水!”护士长说,“喝不了了,忍着吧!”一切准备妥当后,老师在衣服外面写上名字,还写了“加油”,我们就像战士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病房出发。

  经过长长的走廊走进病房,进去的时候竟然一点也没觉得害怕。这是一层由外科病房改造成的隔离病区,收治的全是确诊的病人。病人基本都是轻症,大家在走廊里打水、洗脸,每个人都戴着口罩,看起来跟外面没有什么不同。一位本地同事已经开始工作了,每走到一个病人面前她都交代,“今天山东的老师来上班,大家讲普通话!”病人都很配合,纷纷用普通话跟我们打招呼。

  和普通病区不同的是,这里每个病房必须开窗通风,所以病人都穿着厚厚的外套,盖着被子,然后每个人的手都是冰凉的,为输液穿刺带来困难。第一次戴着护目镜,面屏,外加手上三层手套,在为一个阿姨更换留置针时,我没能穿刺成功,只好求救其他同事。里面的护理工作很多,输液、雾化、测量体温,每个房间必须消毒,还要管患者一日三餐的发放。一上午的时间竟然过得很快,做完雾化,发完午餐就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穿着防护服,走一会儿出一身汗,过一会儿又出一身汗,脖子那里反而凉飕飕的,超过四个小时,感觉有点呼吸困难、头痛,但是看到病人都在那里等着我们去照护,我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

  就这样,从早8:00到下午1:00,这个班次顺利结束,工作完成得还可以,美中不足就是留置针没打上,护士长鼓励说,“一回生两回熟,下次就好了”。又用半小时脱衣服出来,此时才感觉到有点累有点饿,但是一点也不想吃饭。进去之前听从前辈的嘱咐,穿上了纸尿裤,可能出汗太多了,根本没用上。感觉大部分病人都很乐观,都相信自己能治好,尤其是我们的到来让他们更有信心。我们也在交流中为他们加油鼓劲,跟他们说,“我们从山东过来跟大家一起战斗,咱们一定能打败病毒,平安回家。”是啊,信心,是战胜病魔最重要的一环,对于胜利,我们都充满了信心,因为面对疫情,我们没有退缩,一直坚定地和病人站在一起。

   

  2月18日,第二次“进舱”,这一次我穿脱防护服都利索多了,护理起病人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也许是睡眠不足的原因,仍然感觉有点呼吸困难。自从来到湖北,来到蕲春就有太多的感动,总在某个瞬间让我热泪盈眶。18号的小夜班,我是和本地的同事一起上的。日常工作完成后,我俩坐在走廊里可以稍微喘口气,她看我好像呼吸有点困难,就一个劲儿问我没事吧,我说没事。后来经过聊天才知道,这是个97年的小姑娘,我比她大了11岁之多。我问她来隔离病区上班害怕吗?她说刚开始害怕,现在就不怕了,因为这个病能治好。然后她偷偷地说,“我不怕得这个病,但是我怕传染给别人,自己得了这个病自己还不知道,传染给别人的话就太造孽了。”听着她的话,我瞬间眼泪就下来了,可能因为这话代表了大多数医护人员的心声吧!当时好想抱抱她啊,但是不能靠的太近,只好隔空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她还不过是个97年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孩子啊!我说姐姐陪着你,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平平安安地回家去。

   

  今天还有一件感动的事,是收到了女儿和她爸爸一起完成的画,女儿说这是画的妈妈,她只有五岁,可能很难理解妈妈现在所做的事情。但是我想对她说,妈妈现在做的是最有意义的事——帮助这里的人们一起打败病毒,等到能摘下口罩的时候我们就胜利了,那时候妈妈就能刚回家好好陪着你,拥抱你。

   

责任编辑:徐英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