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经验防治外侵虫害,拜耳献策粮食安全保障
当前,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现粮食保产增产,外侵病虫害带来的减产风险不可忽视。在这方面,2019年首次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种外侵的杂食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具有寄主广泛性、生态多型性、适生广泛性、迁飞扩散性和繁殖强大性等特点,防治难度很大,被很多农业界人士形象地称为“妖蛾子”。
根据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2017年的报道,在被草地贪夜蛾入侵的非洲12个玉米种植国中,草地贪夜蛾造成的玉米年减产达到830万到2060万吨不等,经济损失高达24.8亿到61.9亿美元,防控这一虫害的紧迫性可见一斑。
目前,入侵中国的主要是玉米型草地贪夜蛾,正严重影响着中国玉米作物的安全。因此,持续推进草地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积暴发成灾,成为了去年以来中国农业新的防控重点之一。
拜耳作物科学协办的“第二届中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高峰论坛”7月4日在安徽宿州成功举办
草地贪夜蛾“卷土重来”,防控形势不容松懈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草地贪夜蛾曾侵入中国26个省份。20201年,这一“妖蛾子”仍将卷土重来,为全国农业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提出了今年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总体目标,即实现“两个确保”: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形成大面积灾害。
令人鼓舞的是,在政府部门的安排部署和全行业的支持协作下,截至7月2日,全国共组织草地贪夜蛾防治面积达951万亩次,基本做到应防尽防,有力提振了全行业持续防控的信心。
据全国农技中心首席植保专家、推广研究员王凤乐介绍,今年的形势仍然严峻,草地贪夜蛾重发态势明显,且面临北迁时间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危害程度更重等因素,在防控中宜加大统防统治力度,做到监测防控技术到位、施药技术更加精准高效等举措。
引入新型专利药剂,应对虫害抗性挑战
在对草地贪夜蛾的“围歼”上,除了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的部署和预警之外,植保科技企业也已行动起来。自去年年初监测到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入侵后,拜耳作物科学便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应急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要求,第一时间投入了高度关注,用“多管齐下”的姿态和力度,倾力支持中国国内广大种植户防治草地贪夜蛾,确保粮食安全不容有失。
不少行业专家指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其中一个难点是对抗性的管理。不少国外经验表明,对草地贪夜蛾重复使用同类型药剂,极易使其产生抗性,为其长期有效防治带来巨大困难。
在这一背景下,拜耳基于全球技术经验,迅速着手引入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新型专利药剂——国腾(登记中),并将其作为对现有“优福宽®+敌杀死®”的防治解决方案的补充,旨在为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药剂选择,从而通过轮换用药有效延缓草地贪夜蛾的抗性。当前,拜耳已经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多地对新药剂的效果进行试验,并同步展开在玉米等作物上的产品登记工作。
线上线下“妙招”不断,群防群治科技赋能
除此之外,拜耳还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和广泛合作,为国内广大种植户和植保工作者送技术、送经验,用科技赋能的方式助力虫害防治。自去年以来,拜耳作物科学先后两次参与协办“中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高峰论坛”,和行业专家多方探讨和交流草地贪夜蛾的防治经验。
去年至今,拜耳还多次在抖音、快手以及自有的“拜耳悦农堂”等线上平台进行草贪防治的农技线上直播和知识分享,通过这一新颖的方式“面对面”传授防治经验。在线下,拜耳更是积极举办了多场线下实地观摩和飞防技术推广,让更广泛的群众在防治草贪时做到“有办法、有技术、有信心”。
当前,深耕中国农业市场的拜耳作物科学,在助力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不遗余力。今后,拜耳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病虫害态势,并不断贡献最新的全球技术成果,时刻为中国农业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准备。
关于拜耳作物科学
在农业领域,拜耳坚信,种植者渴望创新,促进增长,兼具环境效益,并有助人类发展。凭借领先的生物技术、作物保护和数据科学的研究能力,拜耳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种植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探索推动创新的数字工具,与合作伙伴一起 ,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深远的变化。
我们相信,每一项对创新的投资也是对可持续性的投资。拜耳致力于减少对环境影响,同时改善小农生活品质。拜耳的长期成功不在于销售更多的产品,而在于为种植者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案,减少水、土地和能源投入,获得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