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

2020-09-08 17:3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从《诗经》到乐府诗,从楚间到唐诗,从宋词到元诗曲,古人带给当代人们的,不仅是丰美意象或真挚感情,而且促进了人们对事物的深层理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感与自豪感。

  古诗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引导我们走出失意,点亮我们未来的道路。“我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叮咛我们保护和平,珍爱和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告诉我们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祖国壮丽大好河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礼节。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浸润在古诗词的海洋,才能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成长的路上免不了起伏跌宕,磕磕绊绊,何不妨在诗词中学习古人解忧,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排愁解难。

  古诗词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在点点滴滴,于无形中滋润我们。抗疫期间,电视上播出过这样一段话。“抗击疫情,让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英雄。他们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他们有谓我不愧君,青鸟鸣开心的赤诚;他们百驰驱一世豪杰,相与寄时艰”的担当:他们有衣沾不足惜,但便愿无为”的执着;他们有封候事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纯粹。”抑扬顿挫,充满了对英雄的钦佩:辞藻华丽间,是中华古诗词的奇美。古代诗人观万象,品千味,凝浩瀚银河字宙之壮景于几行小字之间,可知其意蕴丰富。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其难懂。我们为何不主动品味其细蕴,多读复读使其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光彩引人呢?

  古诗词音律动人,培养气质,提升文学素养。我们知道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四字魅力;我们也知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的七言风姿;我们更知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五言韵味。古诗对仗工整,音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古诗词长短不一,参差有致,读来四折回旋。读诗词,背诗词,于无形中涵养古风气貌,或典雅大方,或英风飒爽。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提升文学素养,凝聚民族认同。

  孔子曾言:不学诗,无议言。培根曾言:读史使人灵秀,读诗使人明智。古典诗歌在当代中国重塑民族精神,在快速发展的节奏上披上古韵的风貌,使当代青年更加清楚自己应当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使其经久不息,这也许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的原因。(文/孙颢月)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