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镇千亩杏子红了 来这里寻东坡足迹

2021-05-31 17:2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麦生芒,杏子黄。”每年的5、6月份是农民丰收的季节,麦子泛黄,果瓜飘香。

  5月27日,走进阴平镇石头楼村,寻着酸酸甜甜的淡淡果香味道,笔者来到东坡杏花峪,探东坡足迹,赏丰收美景。园子里果农和志愿者们正紧张地忙着,红色的志愿者马甲与橙色的杏子交相辉映,构勒出温暖的田园景色。大家分工负责,或登梯采摘,或树上采摘,或树下伸手采摘,或封箱打包,或用车运输,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杏花峪呈现一派可喜的丰收景象。

  “我们种植的黄金杏不施肥、不打药,吸收的是纯天然养分,不仅个头大、颜色鲜艳,而且吃起来特别香甜。”果农孙晋云一边忙着采摘,一边高兴地向游客推荐自己种植的杏子。黄橙橙、金灿灿的杏儿辍弯了枝头,像黄色的瀑布飞流树下,周围弯下的树枝硬是把杏树支撑成了一把金色的大伞。树头的红杏,圆滚滚,胖乎乎,黄腾腾,一个个似夏夜的星星,躲在浓绿的树叶下,探出红韵的脸蛋,半露半掩,忽隐忽现。一颗颗如灯笼,一簇簇如火团,满树金黄,令游人驻足欣赏,摘下一颗掰成两半,柔软的果肉放在嘴里,酸甜可口,瞬间沁入心脾。

  “杏花峪位于我们村的东山半坡上,占地1200余亩,种植黄金杏、金太阳、凯特、红枫等优良杏树13余万棵。”石头楼村主要负责人说,依托天然的地理位置,顺着山坡种植杏树,上下呈梯次排列,杏林通风良好、光照十足,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杏子连年喜获丰收,年产杏子7000余万斤,人均增收3000余元。现如今,发展杏子种植已成石头楼、黄崖等村群众增加收入的致富产业。

  听果农介绍,东坡杏花峪得以发展壮大,背后还有一个传承千年的感人故事。据民间相传,苏东坡上任途中路过此地,与好友吟诗煮酒,好友见其上任路途遥远心中感伤,问君何时归,苏东坡便将果盘中一粒杏仁埋在地下说道,等这杏树结果时我们再相聚。可苏东坡一去不返,上任期间左迁至海南,此后未归。为纪念友情,好友悉心照料那颗杏仁长出的杏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颗小杏树,终于长成了一片杏林,东坡杏花峪也因此得名,那个感人的故事温暖了后人,流传至今。

  近年来,阴平镇依托依托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规划了旅游环线沿线农田景观,大力发展农田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投资100余万元进行了荒山复垦、土地整理,打造石头楼东坡杏花峪、黄庄十里桃林、二庙油菜花海等多个农业田间观光点,远近游客、骑行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踏青采摘、拍照游玩,为阴平镇林果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凝聚了人气,增强了乡村活力,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苏娜)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