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摆渡人”的别样党课
“新冠疫情局面得到迅速有效控制,哪个国家有能力做到?坚持人民之上、生命之上而不是资本之上,疫苗接种不收费,而且要全员接种,靠什么?这不多亏了咱们党嘛!”
2021年7月12日,一堂疫情防控与坚定“四个自信”主题党课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大司官庄富民街上开展。树荫下,岚山区百姓宣讲员赵为高和党员群众围坐在小马扎上,他用一口乡音为大家进行讲解,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把疫情期间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体制优势、价值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娓娓道来,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和积极回应。
这场宣讲活动的组织者和宣讲人赵为高,是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委党校副校长,他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但被同事誉为基层理论宣讲的“摆渡人”。
如何有效打通理论宣讲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的课题。近年来,他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总结探索出了一批新时代思想理论“摆渡品牌”:从“围炉宣讲”到“马扎课堂”,从“街头党课”到“乘凉课堂”,从“夜校党课”到“田园宣讲”……让农村多样化“小课堂”变身党员群众学习“大学校”。
“咱给农村党员宣讲,要照顾他们的时间,他们白天大多外出务工或者种地,早上8:00前,晚上7:00后,人员相对容易集中。”赵为高说,所以,利用清晨和晚上时间集中宣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有限,接受能力偏弱,如何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让听众易于接受和理解,也考验着宣讲人的智慧。
涵养理论成为赵为高亟需面对的首要问题。为了打好理论基础,他用夜晚空暇反复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书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又第一时间学习备课,光笔记就做了厚厚的五大本子。为博览厚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等党报党刊让他爱不释手,他或摘抄或剪报,家中墙壁上张贴了许许多多大小不均、长短不齐的各类剪报。
理论宣讲贴近实际、贴近党员是赵为高的宣讲特色。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四史”教育,他注重用“小切口”来反映“大时代”:从“两不愁三保障”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人们盼温饱到盼环保,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三大攻坚”,再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从近年来群众务工收入变化讲到对外开放的“一带一路”;从茶叶种植生产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讲到乡村振兴战略,再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从人们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再到“四个全面”的哲学意蕴。通过身边的一个个“小切口”来说明“大时代”,从而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乡村振兴,就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啥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个比方,咱们发展茶叶,种茶叫第一产业,加工茶叶叫第二产业,销售茶叶、搞茶文化和茶旅游就是第三产业,咱们把这三块活一块干了,就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也就是咱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新六产’思路, 它有助于拉长农民增收链,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 。”
这是今年5月22日在岚山区碑廓镇官田新村,赵为高为新村党员宣讲时的一番话语。台上台下互动频繁,生动活泼的宣讲方式,引起党员的共鸣。
至今他已完成了1300余场宣讲。仅党史学习教育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他就宣讲了190多场次,听众1万余人次。
如今,基层理论宣讲“摆渡人”的党课仍在继续……
- 星承薪火,童心铸魂——海大学子入社区宣讲遵义会议精神2025-04-28
- 【道德榜样在行动】蓬莱大辛店镇开展道德模范暨移风易俗宣讲活动2025-04-09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沂蒙聚力 万众同心”宣讲活动2025-03-29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办“沂蒙红土育英魂 青春热血铸忠诚”宣讲活动2025-03-29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办“沂蒙红脉 薪火新程”宣讲活动2025-03-29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办“红色沂蒙 青春力量”沂蒙精神宣讲活动2025-03-28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办“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沂蒙精神”宣讲活动2025-03-28
-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少年存志,强国有我”主题宣讲活动2025-03-28
-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举办“弘扬沂蒙精神”主题宣讲活动2025-03-27
- 星承薪火,童心铸魂——海大学子入社区宣讲沂蒙精神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