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秋水》:青春绽放的力量
在北方,看到冰雪、沙尘的时候多了,就想到南方走一走,看一看,看那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水乡轻舟,看那四季碧绿,生机盎然的南国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那与我们的青纱帐相连的诱人心魂的甘蔗林……
这些成了我今年的一个梦想,一个出行的目标。月初,我先看到了,先体验到了,那就是,我在李吉顺长篇小说《安宁秋水》中体验到了一种浓浓的西南的迷人气息,诱人的地域风情。虽然《安宁秋水》不是描绘的江浙一带的梦里水乡,却让我有了更欣喜的收获。随着《安宁秋水》我走进了西南的神秘之域。
说起来,掐指一算,我到西南的次数也只有那么一两次,走过的地方也很少,一般都是城市,而且是走马观花,几乎是没有深入,印象深一点的就是成都的“夫妻肺片”、昆明的“过桥米线”,上个世纪我国修建的最大的二滩电站,还有滚滚的金沙江,多民族杂居的之地,明媚的阳光、蓝天绿地,纯朴的民风民俗……
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了,都有些模糊了,心里有感觉却道不出了。《安宁秋水》又一次勾起了我当年的一些失落的记忆,那平静清澈流淌的小河、四季常青的巍巍群山,那些稻香、花香、竹林、山村、满山遍野的甘蔗林……无不深深地打动了我,迷住了我。基于这点,我看完了《安宁秋水》,其中流溢浓郁的地域气息,飞扬着青春魅力,读之畅快,心灵也得到一次洗涤。诸多感慨,不吐不快——
《安宁秋水》主题很好,地域特色浓郁,语言有美的特质,适度的方言凭添了作品的吸引力和地方特色。始终飞扬着青春的光彩和魅力,摧人奋进。不是消极空想、悲观厌世、故弄虚玄、无病呻吟的作品。《安宁秋水》虽然没有那种扣人心弦的悬念,但有的是亲情、友情、爱情、激情的相交相融,有的是平常生活激烈的矛盾冲突,那种矛盾是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冲突,不同思潮与不同欲望的冲突,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爱情与事业,婚姻与家庭的冲突,灵肉与身体的冲突,人生与社会的冲突,这些汇成“小人物挣扎成长”变幻不止的无常风波,正是这样那样前袭后涌的无常风波,让一代青年人或哭或笑或悲或喜或忧或愁,或沉没、或停滞、或迷失、或奋进,由此续写了在同一时代中各人的不同人生和命运,焕发出青春的靓丽风景。
《安宁秋水》的结构严谨,以宏大的背景来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青年人的积极上进的坚毅精神,难能可贵。不但是青春励志的好作品,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这是一般的青春社会小说所不具有的。作者以20年的时间跨度,从多个阶层的不同青少年的成长和两姓家庭的兴衰为主线,囊括了整整一个时期的广阔的社会发展历程。读来,让人又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新时期,《安宁秋水》篇幅宏大,包容了一个时代的很有价值的历史。塑造了众多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就现在的篇幅来看,能说出名字的人物就很多,当然,书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30来个,小说在张扬青春的风采、激情、魅力、永不言弃的精神的同时,对现实生活、社会的阴暗也揭露得入木三分。
《安宁秋水》以广大的地域和多个阶层的境况来塑造了典型的年轻人形象和一种精神,那就是在困苦磨难中挣扎成长,面对苦难绝不放弃理想的奋斗精神。艺术真实地反映了一代青年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情爱、对欲望、梦想的不同认知和不同的成长轨迹,揭示了很多让人深思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读者面前展现的就是那些风华正茂、焕发青春风采的妙龄男女挣扎、爱恨、悲喜、打拼、奋斗的大世界。平和而不平静,平常而不简单,可以说在社会的风波暗流的磨砺之下,他们的青春是哭泣的也是微笑的。《安宁秋水》从个体到群体,演绎出众多形象各异,不同阶层的鲜活青年形象——
备受美人爱慕的俊才张清泉,坚毅积极上进的张清明,憨厚纯朴的张清河,顽皮可爱的张清阳,纯洁而后水性的美眉杨小春,痴情而幽怨的山村佳人李晓雪,纯洁而消极美丽的周巧,自强不息的李晓军,痴情的杨洪会、刘灵、秦玉华,随便的王露,贤惠大方、可人的赵翠香、徐月……在这些洋溢者青春活力,敲击着青春之鼓点的青年人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最动人最感人的东西,那就是坚毅和永不言弃。
他们对事业、对人生、对爱情、对金钱,对权势的欲望,对性的困惑、迷惘、渴求和不同的行为,点亮了青春最脆弱、最无奈、最亮丽的迷人光华。极具感染力。
在广阔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中,众多虚伪、阴险、奸诈、卑鄙的典型人物纷沓而来,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同态度,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无常变化。城市和乡野的纷繁变幻和滚滚暗流,热血与柔情,肉欲与梦想,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像羔羊、像野兽一样吸引着、威胁着、吞噬着靓丽的青春和爱做梦的年轻人。
城市与乡村的亘古情丝和鲜明的反差,城市与农村以外的事物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那已经不是小资情调式的怀旧和抒情,更不是自我无病呻吟的做作表现和哗众取宠。作者已经不是对人与自然的表象抒写,其笔触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对现实生活,对城市和城市以外的深层思考。而这些,似乎是在不经意间用不经意的文字来完成的。让人在不经意的阅读中就找到了一种共鸣。就像一曲《高山流水》,一曲《渔舟唱晚》,一曲《平沙落雁》,一曲人生的《十面埋伏》……亦是一方水土的悲欢吟唱、一个时代的春秋潮声中流溢出的让人心跳的青春魅力,彰显着活力、和谐的生存生活理念和人性的绚烂光辉,这就是青春绽放的力量……
不过,《安宁秋水》在性的描写和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没有放开,显得传统了,也就是不怎么符合那个特定年代的两性模式。最后一点,书名不好,太一般。不吸引眼球……个人所感,愿商榷。(作者:采桑子)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