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荣说系列:黄河入海:东营,“赢”在何处?

2021-09-26 17:25:00 来源:中国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点睛】 黄色与蓝色,一起成就了绿色,东营的绿色在湿地,也在主城区。“黄蓝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是东营城市建设者正着手描绘的城市风貌。

  九曲黄河“东”入海,步步为“营”在今朝。

  当秦始皇自西向东一统天下,征至胶东半岛时,在黄河岸边安营扎寨,东、西两大营的所在地,就是现在的东营村和西营村,这是最早的“东营”。兼并六国,开疆拓土,巡游四海,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想不到的是,这里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土地”。

  在中华大地上,黄河犹如一条不安分的巨龙,在山东半岛南北两侧的渤、黄海之间来回打滚儿,并不知疲倦地从黄土高原搬泥运沙,每年有12亿吨在入海口处沉积,平均每年填海造陆31.3平方千米,河道向海中年均延伸2.21千米,形成多个三角洲,东营人将这一景象称之为“喷地”。

  从1855年至今形成的近、现代三角洲,才是我们所说的黄河三角洲。相比于数百万年,黄河三角洲凭借166年的“幼龄”成为“最年轻的土地”。

  生在这片仍在成长的土地边缘,东营自然成为“最有生命力的城市”。位于黄龙入海前的最后一程,东营的“赢面”不无道理。毕竟,历经千山万水的中华母亲河将最后的温柔,全留在了这里。

  一边是黄色,一边是蓝色,黄与蓝是渲染东营的天然底色。河与海的深情相拥,形成了壮美的黄河入海、河海交汇奇观,造就了东营独特的旅游资源,奠定了东营在黄河流域文化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然而,在总面积82.43万公顷的东营土地上,盐碱滩涂面积就占据了四分之一,如何开发利用盐碱滩涂,成为养活200万人口的关键所在。如今,东营充分发挥沿黄、沿海、盐碱地三大特色优势,多举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出以黄河口大闸蟹、滩羊为代表的东营特色农产品,发展生态农业新业态。

  黄色与蓝色,一起成就了绿色,东营的绿色在湿地,也在主城区。“黄蓝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是东营城市建设者正着手描绘的城市风貌。

  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东营市湿地总面积687.23万亩,约占山东省湿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鸟择良木而栖,9月的黄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以茂密的芦苇荡和碱蓬草形成的“红地毯”迎接野生鸟类的栖息,珍稀鸟类在这里繁衍、迁徙,每年南来北往近600万只鸟类组成无数“飞行编队”穿梭忙碌,被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

  东营,还是一座靠石油改变命运的城市。“中国地炼看山东,山东地炼看东营”,作为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将找油的触角延伸到了海上,形成了陆海并进的格局,为油田上产打下新的基础。

  8000多年人居历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东营见证了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诞生,孕育了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吕剧的发源,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兵家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融合交汇,构成了东营特有的精神文脉。

  如今,东营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打响“黄、蓝、绿”三张生态底色牌,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资源为依托,重点打造沿黄、沿海两条旅游休闲产业聚集带;打好“金色”产业牌,深耕农业特色化发展,延伸农渔业休闲;巧打“彩色”融合牌,推进“+旅游”,通过“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开发建设新项目、新业态,研发新产品,营造新体验,全面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好生态牌:

  擦亮生态底色 赋能文旅发展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规划的“1+9”规划体系,围绕生态保护、黄河安澜等11个领域提出238个重大工程,涵盖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

  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为这片153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编制了专项规划,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打造大河大海大湿地的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重要标杆。

  2020年,山东省确立“省会经济圈”7市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东营携国家级战略入圈,抢抓机遇、奋力奔跑。同年7月,包括东营在内的沿黄九市共同成立“山东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标志着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步入了新阶段。面对发展机遇,东营立足于独特的文旅优势和资源特色,不断擦亮文旅品牌,讲好“黄河入海”故事。

  从地缘位置来看,东营算得上是“天生丽质”,拥有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编制《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加快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政府做线路、企业做项目、合力做市场”的模式打造观海、观鸟、大美湿地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

  生态是东营的“第一姿色”,如何擦亮生态底色,对于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以来,东营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现了多项突破——

  补水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1.43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9个湿地修复项目总投资达5.3亿元,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此外,东营持续发力现代化湿地城市建设,2018年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鸟和谐共处的天堂。2020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被授予“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荣誉称号,东营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再添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修复和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东营市生态环境系统清除项目区废弃池塘、修复生态岸线、疏通潮间带潮沟、改造微地形以及修复柽柳、盐地碱蓬植被。截至目前,合计完成退养还滩545.87公顷,修复生态岸线4公里,完成盐地碱蓬植被种植1759公顷。

  “环境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由最早只是迁徙途经东营,到如今在保护区筑巢繁殖累计达1954只;因对繁殖地要求苛刻而被视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指示物种的黑嘴鸥,在2020年6月初完成的种群监测数据中显示,有8676只在保护区参与繁殖。

  打好产业牌:

  强化特色产业 深化三产融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的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营正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黄河边,喝黄河水、吃黄河粮,随着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土地盐碱程度大幅降低,土壤肥力明显增强,农作物的单产、品质也在逐年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里,小麦种植25750.88亩,水稻12199.82亩,农业园区完全实现了专业化、大机械化生产作业,曾经的盐碱地上终于长出金粒子。

  为打造“渤海粮仓”,东营市引进、培育了适应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早、中、晚熟粳米等10个品种,探索形成了稻鸭、稻蟹、稻虾、稻鳖4种混合生态生产模式,打造出了生态米、水晶米、黄河香米、金粳贡米、粥米等系列产品,黄河口大米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2020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3%、4.2%,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位。从传统农业到打造黄河口特色农品,再到如今的智慧化农业生产园区,东营在盐碱土地高效变现、华丽转身。

  金色是东营农业丰收的颜色,蓝色是海洋经略的曙光。

  提到东营,第一会想到的是胜利油田,这里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石油文化、“胜利精神”是影响一代垦利人的根基,造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品质。油品运输一直是个重要产业,在腹地产业、地理区位、港口条件等方面,东营无疑优势突出。

  据权威机构发布的调查数据,到2030年,山东省及周边区域液体集装箱运输需求将超过100万标箱。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打造江北最大专业液体集装箱集散中心,被确立为东营港的发展目标。东营港,将成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在垦利区永安镇,矗立着一只数米高的巨型大闸蟹雕塑,“敢为天下先”的身后是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这里被称为“中国大闸蟹之乡”。

  黄河入海口,生态新湿地,为大闸蟹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东营地区的大闸蟹养殖始于上世纪90年代,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营模式由单纯一产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去年,标准化养殖基地亩产超过200斤,亩产值1万元左右。如今,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突破8万亩,品牌价值达到26.12亿元,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在黄蓝交界处,登于海上平台,观赏交汇奇观,垂钓体验、赶海拾贝、潜水体验等功能皆具,这里是集海洋科研、苗种培育、网箱立体养殖、贝类净化、海洋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海洋牧场。2020年,荣膺黄河三角洲海域首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东营的海洋渔业,以“渔”为基础,实现三产融合。在“渔光小镇”,占地4200亩的太阳能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群群海鸟在空中盘旋,太阳能板的底部全部是整齐划一的鱼塘。

  这里是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这种“渔光一体”新模式,既解决了中国作为全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的渔业现代化升级换代问题,又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场地的复合利用,还将实现垂钓等休闲观光功能。东营,正在优质生态基础上,演绎“碳中和”的新传奇。

  打响融合牌:

  整合优质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

  黄河的黄,塑造了东营的品格;渤海的蓝,撑起了东营的胸怀。站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沿黄儿女的底气,多元交织、特色鲜明的文化脉络是这座城市的血脉和灵魂,为践行“黄河战略”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将黄河、海洋、石油、孙武等“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东营盐文化博物馆、东营电文化体验馆、胜利油田科技馆、广饶孙子文化园,以及全国最大的鸟类专题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是东营讲述“黄河入海口故事”的传声筒。

  红色文化在垦利,滨海传奇薪火相传。垦利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清河区的大后方,是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的主要驻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老一辈革命家许世友、杨国夫、景晓村等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工作、战斗过,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民俗文化显移民,包容天下兼收并蓄。垦利区是全国典型的移民区,不同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汇聚、融合,形成垦利一个个移民村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2019年4月,正式启动海北遗址考古二次发掘项目,通过发掘增加了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明确了海北遗址与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关系,为海北遗址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申遗史迹点的空白。

  深厚且多元的历史文化,遇上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冲击,需要一个支点,也是一个机遇。积极探索“+旅游”的融合发展道路,以旅游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旅游”专项产品。

  “文化+旅游”。深入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以黄河为主线,推出郝家传统文化、董集南展文化、胜坨顶点和遗址文化、兴隆生态文化、永安红色文化、黄河口镇移民文化、渔业区海洋文化、垦东石油文化为支撑的文旅融合产品。

  “农业+旅游”。发挥黄河沿岸农垦资源优势,实施黄河口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瓜甜果上、胜利在望、稻田画创意景观项目等项目,发展农事体验、劳动教育,促进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红色+旅游”。挖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为核心,重点实施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改陈布展和文物修复等项目,串联黄河口革命烈士纪念馆、区博物馆、盖希云精神教育基地等全区多元红色文化体验点,形成面向研学和党性教育客群的红色旅游体验线路。

  “非遗+旅游”。依托黄河口草编、佛头黑陶、虎头鞋、息壤陶颐、旗袍制作技艺等产品,开发系列乡村旅游商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商品品牌。引导鼓励第三方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推动乡村旅游商品网上营销,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大旅游品牌活动集群。《非遗串起产学研 提质增效促振兴》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研学+旅游”。 2021年5月,沿黄9省(区)教育厅共同发起的黄河流域研学联盟在东营市成立。围绕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兵家文化等主题,深入开发研学课程,每所中小学至少打造一项研学精品课程,已累计开发300多项;以全市90家“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为基础,建成5家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参加东营研学活动的在校中小学生近50万人次。

  “节庆+旅游”。2020年,疫情之下,生态湿地旅游迎来机遇,以“山东人游黄河口”暨文化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拉开节庆旅游的序幕。8月,为期十天的2020黄河口(东营)啤酒美食节累计接待游客8.1万余人次,营业总额超970万元;9月,2020中国东营·黄河铁人三项冠军赛暨黄河入海生态铁人运动旅游展示赛、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第十四届孙子文化旅游节缤纷绽放;10月,“黄河入海,我们回家”2020黄河口(东营)摄影大展开展;11月,2020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成功举行;2021年5月,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东营召开,东营从以生态养殖为抓手的“敢为天下先”,迈向以休闲度假为突破的“敢为天下闲”。

  这里是黄河在齐鲁大地上的最终归宿,也是“黄河大合唱”的最终篇章。东营以步步为营、稳中求进的姿态,塑造了黄河三角洲的旅游发家史;以包容万象的胸怀,接纳来来往往的黄河水和黄河人;以激昂豪迈的声音,唱响了黄河流域的最强音。

  黄河入海口的东营,赢在终点。(小荣说 李洁)

责任编辑:庞燕蕾柠
新闻关键词:东营文化生态湿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