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稠”定有“祖国”
人物简介:杨祖国,西北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稠油降粘专家,从事稠油降粘工作十余年,主要负责稠油井筒降粘工艺研发推广,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中石化科技进步奖3项、其他各类奖项十余项,专利十余项。
这里说的“祖国”,是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一位科研工作者-杨祖国,他和高秋英是院里一对有名的“欢喜冤家”,是油田双职工家庭。了解的人常打趣:“能解高姐愁事的,也就只有祖国这个性格了。”祖国思路明晰活跃,性格温润如玉,做事如琢如磨,不但能解家庭之“愁”,在西北油田稠油降粘领域,也常常听同事讲:“何以解‘稠’,定有祖国”。
从不提奉献,这就是家园
2010年3月,祖国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国控项目《塔里木盆地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示范工程》专题一《超稠油高效降粘工艺技术发展与完善》的研究。塔河稠油粘度之高,国际罕见。致粘机理不清,化学降粘方向不明,让降粘人真是焦头烂额。化学降粘方法在塔河能不能用?怎样用管用?怎样用省钱?这条路到底走不走得通?课题组所有人的心里都打着好几个问号。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打响化学降粘工艺的第一仗,两年多来,祖国把每一个降粘先导试验现场都当成了家。现场试验一旦开工就不能间断。连续20几个小时的措施作业,他片刻不离。药剂调配、管线连接、泵压监控、段塞调整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即使施工结束他还是放心不下,效果评价期坚持每天亲自往返现场,取油样查参数做分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去往井场的路上,深夜11点的办公室里,午休的宿舍里,哪里都有他争分夺秒做分析报告的样子。在他的抽屉里,放着一摞摞书一样厚的工艺分析报告。
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一物降一物”,通过两年多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他所在的课题组终于揭示了塔河超稠油致粘机理,丰富了稠油胶体体系理论。发表相关论文三篇。“化学降粘方法在塔河能不能用?”这个疑问,得到了解答。
从不喊苦累这就是使命
塔河稠油与常规油藏不同,形态从渣状到粘胶状各式各样。为了找到最适合西北油田的具有“塔河特色”化学降粘方法,2012年8月,祖国又接到继续开展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体系研制的任务。这一次摆在他面前的是“化学降粘工艺怎么用、管不管用”的难题。
研制降粘剂,最简单的一步就是取样做实验。此时会经常看到祖国一手锤子一手铲子,背上还背着个大样桶,一进取样房就是2个多小时。夏天40多度高温,还弥漫着原油的臭味,他完全不知觉。人跟水洗了一样,满手满脸的油污,傻乐着抱着满满一桶油样像揣着个金疙瘩。冬天的取样房子里零下30多度,稠油冻的比石头还硬,常常手上打了血泡合着油渣往下流。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苦和累,对于我们搞科研的,最苦最累的时刻是陷入研发瓶颈时”祖国说。在攻关超深超稠油化学降粘这条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4年6月,祖国遇到了障碍。接连数月调研引进的多种水溶性降粘剂初步评价效果并不理想,前路似乎一片黑暗。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家技术公司找到他,说他们有一种针对高粘度稠油的降粘剂,效果不错。这家公司在行业内规模不大,生产的产品也比较单一,但祖国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立即与厂家开展交流,并加紧实验。“降粘有突破了!”他等不及领导起床就汇报了这个好消息,一上班还拎着装满稠油的烧杯搅拌给领导看,那兴奋劲就跟得了亿万彩票一样。
随后水溶性降粘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杨祖国和他的团队创新研发了三套高效化学降粘剂体系,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成功实现了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并取得三项专利。“化学降粘怎样用?”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
从不谈成绩这就是责任
降粘剂的攻关暂告一段,但他仍不满足,他要优化每个降粘细节,保证降粘效果达到最好,只有继续开展增效配套技术,这样他才能放心。用他自己话说,好马配好鞍,快马加鞭才能赶上千万吨上产的步伐。
为了进一步解决“用得起,省钱效果好”的问题,他和同事们经常在办公室讨论注入方案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2018年8月,由于现有设备局限性,现场注入时无法保证流量稳定,他吃不香,睡不着,眼睛熬的活像只兔子,连上井去勘察现场的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想到了解决方案,在井场旁的胡杨林里大吼“我做到啦,我搞定啦,哈哈哈哈”,兴奋的像个孩子,那种喜悦之情更像一个父亲见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截止目前,在他的带领下,超深超稠油化学降粘配套技术、化学降粘增效技术、高效举升技术和降粘剂规模精确配置技术均获得突破,并获得两项发明专利。
对于成绩和奖励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用他的话说那些荣誉只属于过去,降粘技术仍有短板,西北油田超稠油高效开发未来可期。(通讯员 路以文 任向海)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