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青州市东夏镇——先锋力人才力执行力,铺就高效快车道

2021-11-01 09:2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1日讯 春华秋实,瓜果飘香。走进青州市东夏镇,一排排精致典雅的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笔直坦阔的公路纵横交错,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一个村容整洁、生活富足、民风文明的新城镇,正在这里迅速崛起。东夏镇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已形成大姜、瓜菜、粮食、畜牧等四大支柱产业,有韩日投资的农业龙头企业5家,基本形成了"公司加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东夏镇"东夏"牌大姜经农业食品质量检测中心鉴定为一等一级产品。东夏镇工业比较发达,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五金加工专业镇之一。东夏镇城镇建设功能设施配套齐全,先后被授予省级"明星镇",潍坊市级"经济强镇"、"模范镇""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提升发展弹跳力:高端人才用科技助跑,冲刺新高度

  近年来,东夏镇聚焦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人才库建设、平台搭建和人才环境打造,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全力建设创新创业人才新高地。该镇围绕跨越发展和创新驱动,将人才工作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通过柔性引才、产教融合、搭建平台、健全举措等方式打造人才新高地,使各类人才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东夏镇聚焦聚力健全人才制度体系,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新高地”,为城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大引才力度,优化设置人才库。围绕机械加工、农业植保、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举办院士专家决策咨询、项目对接、人才引进等活动12场,并全面对接东夏籍在外人才,建立涵盖36名高端人才的招引数据库,成功引进高端技术人才7人,其中国家级顶尖人才3人、“双一流”高校毕业全职博士1人。建立大学生回东夏镇就业创业数据库,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已签约304人,师范类毕业生签约53人。精准靶向发力,搭建平台主阵地。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推动人才招引、助力企业发展的有力举措,新建立院士工作站1处、科研院所合作平台1个。全力协助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聘请Kendall N.Houk教授为企业首席科学家,并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陈保冬及其团队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研发生物刺激剂高效扩增技术。宝通机械和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共同建立青州宝通机械新技术研究所,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东篱居养生公寓项目与枣庄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签署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引入校企合作全新业态。提升服务质效,全力营造好生态。聚焦精准招引、精准配套、精准服务,成立镇主要领导带队的引才小分队,4次到上海、杭州、昆明等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接高层次人才,用心用情推介全镇发展前景和引才意愿。开展企业人才需求大调研,统计各类人才需求62项,对16家重点企业落实领导干部专项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对28家人才需求强烈的企业配备企业服务联络专员,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一对一服务。对有意向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成立工作专班提供“一站式”服务,对重点人才服务事项流程再优化,确保以最大合力、最优环境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调靓精品小镇主色调:“橙、蓝、红”三色铺陈新景象

  国庆假期,行走在青州市东夏镇镇前路上,环境整洁优美、店摊经营有序、居民生活舒心……一幅宜居宜业的精品小镇新画卷映入眼帘。东夏镇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依托镇区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对镇容镇貌精雕细琢,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环卫橙”让环境卫生长治常清。每天早上六点,镇环卫中心的自动清洁扫地车就开始在镇前路工作,不但清理路边的垃圾、落叶,还为路面进行补水保湿,防止扬尘污染。环卫工人也紧跟清扫路面、修剪绿化,开展日常的保洁、管护。“今年,我们建立环卫工作日常打分制度,根据网格分工,对每个环卫工人、每支环卫小分队的工作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奖优罚劣,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在除去日常保洁外,我们还持续加大机械化清扫与垃圾清运力度,提高环卫工作质效。”镇党委委员董建亮介绍。镇环卫中队将镇区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固定十余名环卫人员,实施网格化管理。环卫人员每日对辖区内主要道路两侧的生活垃圾、枯枝落叶、杂草等进行高标准保洁,定时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定期修剪绿化带、行道树等绿化植株,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绿化常修常新,确保镇区环卫管理无死角。动用洒水车、垃圾清运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每天组织在镇域主要干道洒水作业3次以上,切实提升镇容镇貌。“执法蓝”让门店和摊贩有序经营。流动摊贩、店外经营是镇区管理的难点问题,不仅影响镇区形象,更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东夏镇执法中队坚持“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理念,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的同时,为流动摊贩寻找“新家”、对店外经营注重引导,坚决杜绝“一撵了之、一罚了之”,让群众真正享受到镇区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实惠。经过认真考察、征求群众意见,执法中队在镇前休闲文化广场的一角设置流动摊贩安置点,为流动摊贩免费提供集中经营场所和相关服务,此举既便于日常监管,又为附近小区和村庄的群众带来了生活便利。目前,镇区原来的流动摊贩都已搬入“新家”,镇区秩序显著好转。镇执法中队还不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路边门头的店外经营、乱摆乱放等问题进行不间断监管,并依据签订的“门前五包承诺书”对经营者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让他们自觉整改、自行维护。“志愿红”掀起全民共建热潮。东夏镇群众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与志愿服务队伍,组织镇级、村级志愿者活跃在小区、广场和主干道路口等重点区域,开展卫生清理、引导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一抹“志愿红”成为镇区最靓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活动300余次,志愿服务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掀起全民参与、互帮互助的热潮。

  新旧功能“转换链”:专员走出去,“状元”请进来,产业效能提起来

  9月10日,在青州市东夏镇人才服务专员王丽的积极对接下,山东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陈保冬博士,进行了在线技术交流。“陈博士对公司的菌根真菌在农业应用产品的研究转化、菌剂高效扩增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我们约定在遵义高峰论坛上进一步交流!”公司研发负责人王栋兴奋地说道,“我们还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郝志鹏博士进行了对接,他将会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东夏镇人才服务专员、人才服务专班工作成效的缩影。全镇成立3支人才服务专班,分别由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由业务骨干任服务专员,在人才引进和后续合作过程中实行一对一、全链条、精细化服务。特别是与陈保冬教授签约合作后,镇服务专员全员靠上,帮助引进的专家团队与山东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山东金必来菌根真菌新技术研究所”,并达成了为期4年的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项目,深层次释放人才的集聚效应。同时,积极牵线联系美国的Kendall N.Houk院士,不仅成功聘请他成为该企业的首席科学家,还极力促成其与陈保冬专家团队合作建立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蓬勃动力。镇人才服务专员聚焦镇域特色产业——大姜产业开展重点人才招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组织青州金山大姜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金山大姜土壤修复研究所”,由张怀志专家带领团队重点研究土壤熏蒸消毒技术。同时,成功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曹坳程教授担任“科技人才顾问”,并与合作社实现对接联系,对土壤熏蒸消毒技术在生姜等作物上的推广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将从源头解决土壤病害问题。东夏镇还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贯彻落实潍坊“双百行动”,在人才引进、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校地校企深化合作、搭建科研院所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引进的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韩京龙博士,在东夏镇创办“山东三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科研院所合作平台“青州宝通机械新技术研究所”已通过项目认定,今年研发产品申请专利5项;新引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郝志鹏博士等。截至目前,东夏镇累计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9人,促进企业与高校共建科研院所4个,建立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处,为全镇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在这富饶而美丽的热土上,创先争优的东夏人以开拓务实的工作作风,娴熟科学的管理能力,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为东夏镇的创新发展谱写出动人的乐章,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闪耀在北国魅力的田野。(通讯员 鲁品宣 潍讯 青闻 余庆)

 
责任编辑:张佳伟
新闻关键词:东夏镇人才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