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新能源合作:当市场“潜力股”遇上新能源装备制造大国
“非洲是清洁能源资源的‘聚宝盆’……”近日,湖南长沙召开的2021中非新能源合作论坛上,与会者以“双碳目标下中非新能源合作趋势与展望”为主题,就中非合作新能源领域的重大问题、前沿趋势,及中国企业在非洲新能源领域的机遇与前景展开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非洲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备受国际社会青睐的新能源潜力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利用大国,在产业规模、制造技术水平、成本竞争力及投资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非新能源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仅开发部分优质清洁资源就能完全满足非洲需求,如深度开发则可望成为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新引擎。”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在论坛上表示。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发表演讲。她表示,近年来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国际合作势头强劲,她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莫桑比克的发展进程中来,扩大贸易关系,加大对非洲太阳能产业的投资。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永前在论坛上表示,在“一带一路”园区和互联互通设施建设领域,建设域内外一体化的全域合规管理体系呼声日益高涨。尽管疫情冲击大,但互为全球最大供求关系的中国与“一带一路”特别是非洲区域必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引擎发动机”。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会长、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理事会成员潘力在论坛上指出,中国成功抓住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成为世界第一大成品制造国和出口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将全球资源与本国的竞争优势相结合,建议非洲国家根据其比较优势,改善其投资环境,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新能源产业联盟成立和授牌仪式。来自中非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及社会组织的150 余名专家和代表现场参加了本次论坛。
据悉,该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世信国际会展集团主办,智道研究院、中开华康咨询、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协办。
“我们将努力为中非新能源合作提供发展战略、建设规划等服务。”作为本次论坛组织策划者之一,李逸尘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区域经济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开华康咨询公司CEO、朗略研究院院长、智道研究院创始人。近年来李逸尘作为项目主笔或负责人完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各省市、中央企业、境内外产业园的规划及研究。
2018年至今,李逸尘带领研究团队撰写中国改革开放史系列书籍,对于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理论提炼,以跨学科的研究和写作范式撰写改革开放史。2019年出版第一本中国与非洲合作的学术专著《助力非洲工业化——中非合作工业园探索》,获得中国商务出版社年度优秀研究成果及优秀主笔作者奖励。埃塞俄比亚总理特别顾问奥尔卡被·奥克贝博士认为李逸尘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并与非洲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将中国与非洲在非洲工业化与工业园建设方面的合作实践进行记录和研究,并评价其跨学科的研究和写作“有助于弥补政策制定者、学者和私营企业家之间的鸿沟”。2020年,李逸尘其科技成果“园区产业竞争力评估模型平台“ 、”区块链技术溯源平台“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021年,李逸尘组织及主持中非能源博览会中非新能源论坛,获得热烈反响,莫桑比克驻中国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Maria Gustava)评价该论坛能够推动中国与非洲的新能源合作,并表示莫桑比克驻中国大使馆支持中国企业在莫桑比克的投资进程。李逸尘说:“未来智库平台将继续为深化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减排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