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永传承 砥砺奋进再出发 ——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2-07-18 11:37: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18日讯 近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学部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生物工程学部党史学习教育团奔赴淄博市高青县、滨州市、德州市等地开展“坚定不移跟党走、奋力建功新时代”实践体验教育活动。

追寻红色记忆 担当时代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团先后来到在高青县委党校初心使命馆、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和禹城市革命纪念馆。教育团现场参观了初心使命馆及高青历史展览馆,展馆中记述了高青从史前至今的发展脉络,展示和再现了高青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在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聆听了吴洪英、侯登山、刘竹溪等英雄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在禹城市革命老区纪念馆,了解禹城境内党的建设与发展,深刻体会禹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英勇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历史,不负先辈,不负青春,砥砺前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倾听老兵故事 探寻英烈足迹

  党史学习教育团在高青县拜访了黄继光的战友、87岁高龄的老英雄李继德,聆听了老英雄亲身经历的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在距离不到50米的战壕里,目睹了黄继光烈士用最后的力气完成了英雄的壮举——舍身堵住敌人枪眼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刻。而李继德也不幸身负重伤,只能返回祖国。身上的六个枪眼就是李继德当年奋勇抗战、不畏险阻的不朽勋章。讲述中,老英雄深情地说,一定不能忘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当下,好好学习,认真工作,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党史学习教育团拜访了曾经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周树军。他说,他是在1984年参军,参军初期被派到了云南的边境地区,南方天气湿热,蚊虫多,对北方兵来说,一是要克服生理上的不适,二是要克服物资短缺上的困难,没有水喝就喝雨水,碗里的黄泥甚至比碗都厚,甚至吃草、树皮、棉絮、虫子等。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敌人不断地进犯,他和他的战友丝毫没有退缩。老人的眼睛也在一次反击时受了伤,到现在都有后遗症,但他依旧坚守在阵地上,跟排长说:“轻伤不下火线!”就这么待了一百多天,他和他的战友顺利完成了任务。最后周树军嘱托我们:“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是无数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要懂得珍惜,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深入企业交流  做好职业规划

  教育团参观了黄三角药谷医疗健康产业园、山东立新制药有限公司、山东侨牌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企业深入交流调研,受到了公司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

  此次进企业社会实践,实践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来到企业参观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见闻,了解了企业岗位需求和企业发展前景,为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做了很好的指导。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学好专业、增长本领,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传统文化

  党史学习教育团来到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和杜受田故居,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陈庄—唐口遗址属西周早中期遗址,陈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在许多方面填补了山东周代考古的空白,是半个世纪以来山东周代考古特别是齐国历史考古的突破性进展。杜受田故居是清王朝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的旧居,杜氏家族明清两朝走出了十二位进士、六位翰林和杜受田一代帝师,这与杜家的家风和家族文化教育分不开,家族著有杜氏《述训》,后人称之为“杜氏文化”。杜氏文化将“正心”放在首位,重视教育。心正则人正,人正则事正,杜氏“正心”的标准是仁与义,意在为公。放在当下,就是“为人民服务”!(本网记者)

  (通讯员:姚灵丽、刘亚、刘晓春)

责任编辑:张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