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有声

2023-05-13 19:48:0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13日讯 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在成长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就是母亲的呼唤和唠叨有时甚至是批评的“交响曲”,从骨子里血液里渗透和影响着我们姐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因如此,如今我们一路走来,是那么洒脱那么从容。

  我愿意永远沉浸在这有声的母爱之中。

  一

  母亲出生在一个复员军人家庭,在家排行老大,父亲就是个普通的农民,母亲嫁过来后,他们一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起不知疲倦地抚育培养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平静而艰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像千千万万中国百姓家庭一样,家里的日子过得日渐滋润起来,我们姐弟三个很争气,先后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村里老少爷们既羡慕,又钦佩,母亲更是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母亲常常见人就不由自主地诉说自己命运先苦后甜的过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有人说,人这一生与父母是一种缘分。如今已年过八旬的母亲常唠叨,她和我的缘分,不仅特别,而且让人羡慕。母亲生日那天生了我,以后的岁月里,当母亲上了年纪,儿女为她过生日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说,这个令人羡慕的“双生日”,自己是沾了母亲的光。

  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每次回老家,母亲就说,那年生我的时候,亏了时间赶得及时,不然的话,会在肚子里憋坏的。

  那年阴历5月初,正是农村忙着麦收的季节,等到父亲推着胶轮车辗转把10多里外的接生婆接到家里时,接生婆吓得脸都变了色,不停地说,我在娘胎里已经超了月份,如果再晚一步的话,肯定会憋死的。就这样,母亲虽然是顺产,但也经受了不少痛苦,受了很多罪。那个年代,接生婆不要什么东西,在家里只有两块钱的情况下,母亲坚持给了她一块钱,又塞给了她两把子鸡蛋。

  记忆中,在我上小学时,才第一次看到母亲的两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母亲,面容姣好秀气,一张的她留着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另一张则理着齐耳的短发,虽然风格不同,但看上去都十分精神,又非常秀气。母亲有着高小文化,村里人都夸她心灵手巧,不仅会剪纸,还能画一手很好的“鞋垫画”,大半个村里的姑娘媳妇绣鞋垫时,都会来到我家求母亲给画个“牡丹”“梅花”之类的“画作”,母亲总是乐此不疲。父亲识字不多,只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得歪歪扭扭,可在生产队里,却是一把记账算帐的好手。想来这也许就是我们姐弟三个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基因了。

  小时候,母爱的声音里深藏着小心翼翼的“呵护”,夹杂着几许难为情,也有着批评和责怪,却伴我一路成长。

  童年时光是天真无邪、快乐幸福的。小时候的我特别调皮,母亲为我操碎了心。有时候,人家媳妇正挑水回家烙煎饼,我偷偷跟在后面,给水桶里放上牛粪或土坷垃就一溜烟跑了去;邻居小孩正吃着难得一见的馒头,不留意间突然就会被我“抢”去;玩捉迷藏时,小伙伴被我猛地推倒在地摔得鼻青脸肿……如此等等,母亲常常是低眉低眼地和人家赔了不知多少不是和笑脸,还得经常拿点鸡蛋红糖等稀罕东西去邻居家息事宁人。

  11岁那年的一个初秋,我突发奇想,联合另外两个学生规划要去一次30多华里外的县城,临走时没和家里打招呼。说走就走,记得那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出发了,手里攥着前一天从母亲那里要来的说是买文具的五毛钱,我们完全是步行,先来到县供销社饭店,每人花费2毛钱吃了一碗烩菜配大饼,就别提有多香了!同伴提醒我,还有更好看的呢!随后,我们来到主街道看了电影院和当时县城唯一的二层高的百货大楼,我撒欢似的来回在楼上楼下跑了几趟……这就是我一个11岁少年完成的壮举,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县城!

  回到家时候已经晚上8点多了,记得母亲拿起扫帚疙瘩狠狠教训了我一顿,最后自己也哭了,说是必须让我增长记性,事后才知道母亲在附近的汪塘找了我整整一天,生怕我不小心会出现意外。

  二

  “大道无为,上善若水”。母亲不懂深奥的理论,但是母亲的善良是出了名的。

  小时候,记得到村里来的说书艺人大都是借住在我家里,东家一缸子米,西家一摞煎饼的,母亲都给记好总账,免费给他们做饭菜。我从小爱听书爱读书,在铿锵的渔鼓声中,“杨家将”的驰骋疆场,“程咬金”的三板斧,银枪将“罗成”,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或故事情节,我都能如数家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来也是对我最早的启蒙了。也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立下了好好上学才能以后有出息的目标。

  母亲懂得感恩,唯恐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在离家30多华里的集市一村里,因为做小买卖,父亲便时常到一赵姓大哥家落脚存放点货物,母亲鼓励两家交了很好的朋友,不仅帮衬他们家孩子零花钱,还以兄弟相称,多年走动,并把这种情谊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同样,和父亲在集市结交为朋友的一个瘸腿大爷,在我们家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母亲伺候着饭菜,从来没有怨言。

  邻居的一个老嫂子家境不好,冬天下着雪跑到我们家,母亲赶忙盛上热腾腾的饭菜,把她感动得直流眼泪,口里絮絮叨叨着好人得好报的话语。母亲常说,人生在世,只要行善积德,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三

  母亲勤劳能干、持家有道,这种母爱的声音对我们影响深远。她是个十分爱干净的人,每天一大早,她和父亲下地忙完农活回家后,就忙不迭地擦桌子凳子,然后赶紧钻进厨房准备一家人的早饭。随后,又拿着扫帚开始清扫院子,乖巧的小花猫,喵喵欢叫着跑到一边,随着母亲挥动的扫帚欢快起舞,旁边的大白鹅也不甘示弱,一边嘎嘎地叫着,一边张开洁白的一双翅膀,活生生一幅美妙的农家生活图画。 

  随着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母亲又催着孩子们吃饭,小院子一下子就有了浓浓的烟火气息。哪块地里的庄稼该施肥了,哪块地里栽植的地瓜该翻秧了,哪块地里疯长的野草该锄锄了,就这样,在早饭桌上就谋划好了,饭后的父亲根据实际情况到大田里劳作。中午的饭好像没有那么规范,孩子们谁饿了,就找些好吃的吃,从大田里回来的父亲作为主劳动力,总是有炒鸡蛋或是别的热菜等着。印象中,每到麦收季节或秋天晾晒瓜干的时候,家里都是送饭到地头;晚饭照例又是一家老小的围坐在一起,气氛轻轻松松,啦啦一天的劳动收获和见闻,聊聊东家西家的趣事,有时候大人逗得我们围着饭桌转圈跑,咯咯地笑个不停,撒欢撒得过分了,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难免天气“由晴转阴”,哇哇地大哭起来,这时候就得哄上好一阵子。

  每到春秋时节,家里把饭桌抬到院子里吃的时候,最有味道。我们一帮孩子们放学后,顽皮地在大街上疯跑或在草垛里捉迷藏,玩起来就忘了时间,而母亲就在夜色中一声声唤儿回家。

  四

  村里人都佩服母亲眼光长远,这也是她母爱之中的“最强音”。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拂向大地。母亲的眼光敏锐,抓住机会向命运挑战。

  父母的计划,现在理解其实就是农村里说的会打算有谱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之后,寒来暑往,父亲侍弄庄稼就像侍候自己的孩子一样,总觉得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三伏天里,父亲光着脊梁顶着热太阳在玉米地除草,却不让我们去帮忙,看着我们写作业忙着学习就十分知足。在生产劳动中,母亲从不掉队示弱,在丰收的田野里,总留下他们辛勤耕耘的身影。

  看准当时市场放开的大形势,母亲和父亲一起商量着想法做个小买卖。作为农民没有什么大门路,那就从身边的粮食入手,为了每斤地瓜干多卖两分钱,母亲鼓励支持父亲于凌晨三四点钟登上“大金鹿”自行车骑行80多公里去临沂卖,回来时为避免空车,再捎上一百多斤芹菜返回到集市上售卖,每斤能赚几分钱的差价;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去菏泽贩卖绿豆,母亲执意一起去,来来回回10多天,两人各自骑着自行车载着300多斤的货,一路上就吃自带的煎饼和咸菜,总共赚了不到50块钱,心里却乐开了花。

  不久,母亲发现了一个商机。在为村里姑娘媳妇画鞋垫的同时,她试探着用红的黄的紫的各种丝线绣起枕头的两边的“顶子”,当时流行一时,有时候为了多挣几毛钱会绣到凌晨。

  这样虽然挣钱,但太费工夫,她灵机一动,何不进行转移加工,于是,母亲找到村里一些心灵手巧的姑娘媳妇,让她们绣,然后自己回收起来统一出售。为节省时间,她又创新性地买来几种颜料,临摹写上篆体“花开富贵”“幸福如意”等等,替代了手绣,深受市场青睐。后来,母亲又专门坐客车跑到临沂批发市场采购各色“花线”予以经销,来回就是一整天。从此母亲一干就是十几年,用她的话说,越干越上瘾,在乡村每5天的赶集期间,她算好一三五,二四六的日期,几乎每天都在集市上出摊。当然也有困难的时候,有一次,母亲记忆犹新,骑自行车赶了70多里路赶集,一天才卖了七毛三分钱。因为母亲做买卖活络,生意逐渐好起来,以后每集最多时挣10多块,在上世纪80年代,这无疑也是笔不小的钱。

  那时候,家里虽然有了承包地,我们家劳动力却最少。邻居们就劝父母干脆把孩子拉下来干农活吧,母亲却直摇头,坚决不同意。当时父母就一个心愿:只要孩子努力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就是在这种积极向上的背景下,我们姐弟三个相互鼓励,先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五

  雨果说过,“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母亲影响着孩子们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生活中自信和豁达。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母爱声音中又自然多了母亲的唠叨声,可是我总觉得那是一种别样的幸福。俗话说得没错,人上了年纪,就愿意回忆,就爱唠叨。如今的母亲,尽管自己心里极不情愿,但现状是连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她了,我深知,母亲一直把我当孩子一样疼,每次回到老家,她都不停地问我吃饭了吗?

  在当下可随时网购、家用电器齐全的今天,母亲唠叨的话题都成为了历史。面对社会的进步,我想,她唠叨的艰难生活经历中,蕴含着奋斗的坚强,历史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非常有必要让年轻人知道他们曾经经历的生活,从而倍加珍惜新时代的各种美好。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的时候,曾深有感触地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原来就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透过母爱的各种声音,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更深深地体会到,为人子女,唯有用心用情地热爱工作和生活,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感恩社会,人生才能洒脱和幸福。

  深水静流,厚土情深。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承载着一辈辈吃苦、思变和奋斗的故事,关联着一个个家庭苦涩、感动和甜蜜的瞬间。联想到去年的热播剧《人世间》,我更加读懂了父辈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和不改的初心,更加感受到了他们眷顾家庭抚育儿女的人性之美好!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这种平实中的烟火,平凡中的真情,平淡中的温暖,其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也必将昭示激励着人们不断实践着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鲁迅说,“母亲是伟大的。”

  我愿意永远沉浸在这有声的母爱之中……(通讯员 薛杰)

责任编辑:赵家豪
新闻关键词:母亲父亲母爱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