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之地 灵动泉城

2023-10-10 10:15: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济南人,从小在泉边长大,被泉水浸润,只知道“泉城”济南是我的故乡,然而她的好,却从未细细品味过,现已年近半百,才在积累的岁月中拨云见日般开始慢慢寻找,蓦然觉得,济南确实是一座颇具风雅之气的灵动城市,心中关于她的形象日益丰满,对故乡的爱也日渐深沉。

  “济南”之名源于济水,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想,闻名济南主要是来源于济南的名泉,“泉城”的名号由此而来。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也是济南神韵灵气的聚集之地。2002年,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的记载可上溯至商代,迄今长达3500余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现今,趵突泉水东出园区,汇入护城河,在趵突泉水入护城河处立有“泺水”名碑,而趵突泉正门(南门)外的大街也因此得名,名曰“泺源大街”。趵突泉东侧即是济南的“大客厅”和著名商业街,被命名为“泉城广场”“泉城路”,周边“趵突泉南路”“趵突泉北路”都是以此泉命名的街道。由此,足可以见得趵突泉对济南这座城市的重要性。

  就在趵突泉泉池边上有被称为“双御碑”的碑刻,碑的正面为康熙三临趵突泉(1684年)时题写得“激湍”二字,背面是乾隆二临趵突泉(1748年)题诗《再题趵突泉作》。相传,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南巡途经济南,于趵突泉畔观澜亭中向山东巡抚徐旭龄询问地方民风土俗,徐旭龄奏请御笔题留,以宠名泉,康熙遂书“激湍”二大字。这两个字后被刻制成碑,立于趵突泉畔。传说后来乾隆再游趵突泉时,走到了白雪楼,忽觉困意袭来,就进去歇息。在睡梦中,看见有人挡在其面前拦住去路,他抬眼一看,是其祖康熙。康熙面沉似水,目带嗔意地逼视着乾隆……乾隆从梦中惊醒。醒来后,乾隆回想梦境,不知为什么圣祖嗔怒,难道自己行为失检?忽然想起济南自冬天以来滴雨未下,大旱成灾,民不堪苦。于是,他立刻召见随臣及地方官员,说道:“朕来济南,非惟观泉。济南久旱,朕要在泺水亲为黎民祈雨。”而后,乾隆当众挥毫作《再题趵突泉作》诗,以代祈雨文告,祈求上天普降甘霖。旱情解除后,济南民众感念乾隆皇帝为民乞雨,把《再题趵突泉作》诗文碑刻于“激湍”碑刻背面,于是,趵突泉畔才有了这举世无双的“双御碑”。祖孙两代帝王手书圣迹同刻于一碑,立于泉畔,实为罕见,彰显了趵突泉在当时的非凡地位。

  宋末元初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赵孟頫曾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对济南的泉、济南的景也赞美有加,他作诗《趵突泉》、绘制《鹊华秋色图》,将趵突腾空胜景和“齐烟九点”的美景于笔墨间展现出来,让后人品味欣赏。

  宋代济南太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他的《齐州二堂记》中云:“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致,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泉,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内,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北魏《水经注·卷八》曰:“济水东经县故城南。右纳百脉水,水出土鼓县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百脉泉公园内有梅花泉,泉呈五股,喷涌而出,好似盛开的梅花,美不胜收。讲到梅花泉,就不得不提到“济南二安”之一的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据说,李清照(号逸安居士)正是在梅花泉畔度过了她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后人为纪念她在泉畔建有李清照故居。而“济南二安”的另一位是宋代豪放派杰出词人辛弃疾(字幼安)。想是济南的泉水给了他们奔放的性格和悲悯的情怀,将泉的灵魂和神韵注入笔端,写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等或风情万种或慷慨激昂的词句,流传千年,如今每每咏诵,仍荡气回肠,情怀辗转。

  济南,不仅诞生了李清照、辛弃疾等诗词大家,还吸引了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辙、王阳明、蒲松龄、老舍等文坛名流,留下了众多辞藻瑰丽、文采飞扬的诗词文章佳作流传于世,这莫不归功与“泉”的吸引力。地灵人杰,也许就是如此。

  济南,北依黄河,南靠泰山,得母亲河之滋养,有五岳独尊的东岳之守护,可以说是天地眷顾之地。城内,独得泉水滋润,千佛山屹立城南,不仅有“家家泉水 户户垂杨”,亦有绿柳红荷石桥装点,夏季“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中点缀红绿,荷香清幽,小桥流水的景色更胜江南。更有自古大舜耕于历山(今千佛山),闵子骞孝母传为佳话,千古人文的滋养和泉水的浸润让济南人的性格淳朴敦厚、豁达尚礼、诚信重义,又不失活力和激情,如清澈灵动的泉水之性。如今的济南,在母亲河的怀抱中,品泉听涛,守正创新,庚续发展,正张开胸怀融入盛世中华!(文/刘娜)

责任编辑:孟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