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才:固化城市历史风貌建筑施工工艺和流程标准,加强青岛市名人故居保护利用

2024-01-30 18:43: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景观,而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吸引人的关键载体。在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项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要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上奋力争先。其中,积极推动青岛老城5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是集中发力的方向之一。青岛市人大代表、德才股份董事长叶德才带来与之相关的提案。

  位于老城区内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是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最直观的外显,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梁一柱、一砖一石”的“修旧如旧”,需要极为精细的体系化支撑——

  如何选择与原建筑风格匹配的材料以保持风格统一和传承,如何检查和评估每个施工环节、在最大限度保护建筑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都对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尤其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历史建筑保护有了更多可能性。

  以青岛“老里院”“老建筑”修复为例,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全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位列前三甲的德才股份,即创新性引入“BIM+VR+AR”数字化设计模式:结合三维扫描仪、无人机、AR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力量,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数字化EPC项目管理,让文化遗产高效、绿色地焕发神采。

未命名1706593646.png

(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

  正是基于扎实的从业实践经验,叶德才带来了《关于固化城市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施工工艺和流程标准的建议》,依托更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细化材料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质量标准等各环节规定。

  名人故居同样是青岛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其与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深度联结、息息相关,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目前,青岛共有60处名人故居,主要分布于西部历史城区。为焕活老城生机,叶德才提出,从“保护”和“利用”两方面着手,要强化政策导引、创新保护模式、丰富宣传模式,在最小干预的同时坚持整体保护、原状保护。

  如,康有为、老舍、李四光、张玺故居等已作为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在文旅市场井喷式复苏的当下,可积极打造“跟着名人游青岛”项目,充分挖掘、释放以文旅为主线的名人效应和文化效应。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创新长效机制呵护历史文脉,才能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而随着中国城市在高速发展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于城市环境品位、艺术审美的追求和塑造已不止于历史人文景观。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是建设美丽青岛重要而又广泛的新需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奋力争先。

  青岛市胶州、莱西、市南、崂山、西海岸新区等区市承接了众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从中不难发现青岛探索构建“未来街区+智慧社区”融合发展体系的思路。改造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升级,更搭上了数字化治理的快车:

  小区规划改造设计初期,德才股份广泛应用BIM三维模型可视化技术和碰撞分析,提前减少错误损失和返工,并融入智慧社区理念;

  施工过程中,德才依托工程建设、装饰装修、规划设计等全产业链优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全面更新小区基础设施、路网、民居环境。

  此外,在青岛立体大交通建设中,数字建模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才股份在青岛地铁1号线设计阶段通过BIM赋能全线车站空间一体化设计,不仅精准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还建立起地铁空间一体化数据库,积累下大量数据资产。被誉为信息时代“新石油”的数据正是数字青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高价值要素。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