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当先开新局|威海,打造青年向往的精致幸福之城

2024-06-14 19:07:19 来源:凤凰网山东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山东团省委组织的2024“青春当先开新局融媒体采风活动第一期首站造访威海。近年来,威海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精致城市发展战略,不断丰富要素供给、健全政策机制、增强城市活力,倾力打造青年心生向往的青年发展友好之城、精致幸福之城。

  持续强化青年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引领力。

  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坐落在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毗邻褚岛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坐拥我国浅海大陆架中难得的近岸深水区域,海水清澈,夏季南风浪小,满足绝大部分海洋技术装备的海上试验与海底测试;智真公司致力于智能水下机器人、深海装备、海洋立体观测网、各类水下环境无人化检测装备的研发制造及产业应用。极大地填补了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水封油气管道等国内空白。

  智真公司拥有行业一流的技术团队,核心团队均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2018年世界总冠军团队全体成员,该大赛是世界公认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最高等级赛事,被誉为水下机器人的“世界杯”。2018年团队打破欧美国家20年的垄断,取得我国有史以来最好成绩,2019年蝉联世界冠军。

  近年来,环翠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依托国内首个省部共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规划打造了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00亩、海域面积9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以远遥渔港区为核心区,向东延伸至靖子头区域,向西延伸至双岛湾,向北涵盖褚岛及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海域。湾区规划坚持“突出特色、海陆统筹、共建共享”原则,结合威海海域、岸线等特色资源优势,构建了“一场、一岛、一港、一中心、一区、一园”六个一空间布局,主要进行海洋装备测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和海洋智能装备等产业,打造全国海洋科技新“硅谷”。

  目前,湾区已建成5万平方米蓝贝海洋科学中心、1.7万平方米蓝科大厦以及1.3万平方米蓝创孵化区,为入驻科研机构提供办公、研发、成果转化等综合性服务;完成28平方公里空域申请和90平方公里海上试验海域划定,建设好了科研码头项目,为试验场运行和试验测试提供支撑保障;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等6大平台已入驻40家企业,涵盖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信息服务等多个高端产业领域;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处,先后引进3位国家级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项目2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项目6个;累计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

  持续强化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吸引力。

  李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0年因赵朴初先生推介承担佛学课题撰述,大学期间即完成两本高质量学术专著,自此开始了二十多年不间断的宗教学研究,相继推出了《国学十讲》等系列专题讲座,在国内文化思想界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五年前,李林来到大水泊镇,成为口子村的“新村民”,并担任“首席专家”,传播和弘扬国学经典,激励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明实践之中。

  李林积极盘活口子村闲置畜牧站以及房屋51间,牵头打造占地4.2亩,建筑面积2200平米的天福山书院,配套建设图书、厨具等设施,发掘乡村的自然、社会、物产、人文资源,根据乡村社会生产、生活、娱乐三个方面的实际需要,推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性与体系化建设,提供社会化服务。2020年以来,李林积极发挥天福山书院的作用,利用网络与现场相结合的传授方式,开展国学“微宣讲”10余次。同时,他积极协调村内产业项目落地,引进山东名优产品会展中心和贵州富鑫酒业有限公司在村打造项目。在他的感召下,文化新秀闫传明来到大水泊打造别具特色的“漫画村”,马晓春棋院来打造“围棋村”;中道禅舞的传人张丽曼来打造“舞蹈村”等等,助推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结合青年发展友好型镇街建设,依托清华乡村振兴工作站和设计谷,大水泊镇以露营节、青年联谊等活动为契机,融合时下年轻人喜欢的Cosplay、街舞等诸多玩法与前沿创意,将各种艺术之美融入露营体验服务中,不断提升大水泊镇对青年的吸引力,让更多青年选择到大水泊镇打拼创业、安家落户,努力打造成青年向往、青年乐业、青年有为的青春乡镇。截至目前,仅大水泊镇就引来100多名人才扎根,带来社会资本投入2亿多元,流转400多套闲置房屋,形成设计村、漫画村、康养村等20个特色村。以大水泊镇为起点,全国各地的369名高端人才陆续来到文登,与乡村“结亲”,携手发展,带领群众闯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持续强化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生命力。

  威海锡镶技艺现为山东省非遗项目,它诞生于近代晚清年间,历经动荡岁月,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保存至今,已有百年历史。1980年代,借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重新挖掘生产,使得锡镶业焕发出第二春,发展态势蓬勃向上。

  古伟,威海锡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1987年从事锡镶业至今。2017年,威海锡镶技艺引入威海职业学院非遗学院,设置锡镶技艺工作室,重新建立了锡镶生产基地。7年来培养了200多位锡镶社团学员。

  李豪便是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的。经过与古伟老师一起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李豪掌握了锡镶技艺的全套技能。由于表现突出,毕业后被学院聘用,成为学员们的标杆与表率,现已被认定为威海锡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李豪表示“作为威海非遗第五代传承人,把非遗锡镶传承下去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参加锡镶工作以来,我积极创新,不仅探索精美的图案,还发明了一些小型实用工具,用行动去为非遗锡镶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6月9日威海职业学院非遗学院成立。成立之初,学校引进了“威海锡镶技艺”“威海剪纸”“传统锔艺”“威海螺钿漆器工艺”“鲁绣”“胶东花饽饽”“珐琅彩装饰画”“古家具修复技艺”“宫家彩绘葫芦制作技艺”“蚕丝织造技艺”等具有威海地域特点的项目,聘请省市级非遗大师到校现场教学,每个非遗项目均配备校内负责老师,协助教学。

  近年来,非遗学院工作重心向传承人培养和非遗项目生产性实训两个方面转移。除了面向所有学生普及非遗知识、非遗技艺,持续提供非遗体验之外,更强调实现非遗技艺的有效传承。在学校和非遗大师的共同培养下,学院学生冯金彪、李豪成为山东省非遗项目威海锡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谷伟大师将百年老字号“新和成”锡镶厂全部无偿捐献给学校。

  威海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林媛表示“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举办非遗传承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大家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保护意识,还可以通过和地方政府、企业等机构的合作,一起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威海将着力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营造关心青年、支持青年的良好氛围,积极展示新时代青年风采,引领广大青年在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的赛道上跑出青春速度。

责任编辑: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