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暑期实践队开展暑期探索活动
鲁网7月16日讯 7月2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E心追梦”暑期实践队,带着对未知的渴望与对科技的热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目的地是两个在能源软件国产化与智能化转型领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机构——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物探)与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次实践之旅旨在深入了解我国能源行业软件自主化进程,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共同绘制能源行业的未来蓝图。
GeoEast软件:国产化的里程碑与创新典范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GeoEast软件,自2000年初启动以来,历经二十余载的辛勤耕耘,如今已成为中国石油行业软件国产化道路上的标志性成就。据统计,GeoEast软件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其用户遍布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项目超过1000个,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中国油气勘探软件的卓越形象。
GeoEast软件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的生动写照。从最初的构想到现今的成熟产品,每一版迭代升级都凝聚着科研团队的心血与智慧。自2005年首个版本发布至今,GeoEast软件经历了数十次的重大更新,每一次迭代都是科研团队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目前,GeoEast软件涵盖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可视化等多个环节,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再到四维的全面覆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自主能力,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内的创新实力,极大地提振了国人的科技自信。
实践队成员聆听GeoEast研发历程 队员武子闰 摄
高性能计算:数据驱动的革新引擎
在东方物探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实践队成员亲眼见证了科技的力量。这里拥有的超算集群,能够每秒处理千万亿次浮点运算,为GeoEast软件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撑。高性能计算的应用,使得处理海量地震数据成为可能,油气勘探效率因此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高性能计算的应用使得地震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了近5倍,数据解析精度提升了30%以上,这无疑标志着油气勘探技术正在迈入一个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实践队成员实地参观高性能计算机机房 队员武子闰 摄
“石油大脑”智慧头盔:智能转型的先驱
7月3日,实践队来到了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亲身体验了“石油大脑”智慧头盔的前沿科技魅力。这款智慧头盔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AI算法,能够在勘探现场实时采集并分析数据,为工程师提供即时决策依据。据昆仑数智介绍,“石油大脑”智慧头盔已在全球范围内部署超过1000套,覆盖了中国主要油气田以及部分海外项目,极大地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智慧头盔能够直观展现地下油藏分布,使工程师如同置身于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油气世界之中,这一创新设备不仅展示了油气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坚定步伐,也预示着一个智能化油气时代的到来。
技术人员演示石油大脑智慧头盔 队员武子闰 摄
人才培养:创新驱动的关键
昆仑数智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昆仑数智已经为油气行业输送了超过1000名高素质人才,其中不乏在国际石油工程大赛中获奖的佼佼者。实践队成员在与企业代表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了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与对创新的重视,这无疑是中国油气行业持续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实践队成员聆听昆仑数智公司人才培养 队员武子闰 摄
科技赋能,人才驱动,共绘能源未来
本次暑期实践不仅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E心追梦”实践队的学子们深刻体会到能源软件国产化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更激发了他们投身行业技术创新的激情。东方物探与昆仑数智作为行业领军者,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油气行业的未来愿景,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经历拓宽了他们的专业视野,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前行,为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科技之光,正照亮石油学子的梦想之路,引领他们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此次实践之旅不仅突显了能源软件国产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于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作用。在科技与人才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油气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构建全球能源新秩序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通讯员 吴承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