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研究济南地名文化的必备“大书”—— 《济南辖区地名志(1982)》面世
当记者拿到这册精装的《济南市辖区地名志(1982)》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分量。这个分量一是指书本身有点压手,另一层更深的意思是指这本书的内容,对于研究济南的历史文化、济南的城市变迁来说,具有十足分量。
这本书是如何面世的?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记者采访了整理者阎锡广。
阎锡广退休前长期从事地名工作,对地名文化一直很有兴趣,并在工作之余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产生整理这部《地名志》的想法还是在17年前。
那是2005年8月6日上午,他陪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到泉城路新华书店参加《济南老街老巷》一书的首发式。当时两人聊起有关济南地名文化的话题。
徐北文先生对阎锡广语重心长地说:“城市建设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绝不是简单地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如果一个城市在建设发展中没有了传承,就失去了个性,这个城市的文脉也就受到了破坏……济南许多历史悠久的地名,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是遗产更是资源,应该好好地保护、传承。”最后,徐北文先生抬起头若有所思地且又像是自言自语:“济南该有一部地名专著才是”。
令阎锡广没有想到的,四个月后,徐北文先生去世了,而相约深谈济南地名之事也成了他终身之憾事。
2017年,阎锡广退休后,开始有了闲暇时间。当他再次看到自己收藏的1982年11月由济南市地名办编印的《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征求意见稿)时,油然生出进行整理出版的念头,并得到地名协会同仁的一致赞同和支持。从此,便开始了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早在1980年初,按照中国地名委员会颁布的全国地名普查有关规定和上级部署,济南市组织540多名地名普查人员,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全市范围(五区三县)的地名普查。
历时两年,普查人员的足迹遍及全市城乡街巷、山川村落。通过调查走访,翻阅有限的史料古籍,查询匮乏的公文档案,到民间辨识家谱碑碣、搜集口碑资料,最终确认并记录了总计8000多条居民点、人工建筑物、重要的台站港场、名胜古迹、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及其历史和现状。
通过这次地名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市的地名状况和主要地名的来历、含义、沿革等有关情况。通过对普查地名的初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清理了一些名存实亡的无用地名,纠正了一些错误地名,恢复了一批有历史意义的老地名,并根据实际需要断命名和调整了一批地名。
这次普查基本上结束了一直以来的地名混乱现象,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地名图、标、卡、文档案资料,为以后的地名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为集中体现第一次地名普查成果,市地名办利用普查积累的资料整理编纂印制了《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征求意见稿),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
在此期间和随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各级行政区划进入了较大幅度和较高密度调整变动,“征求意见稿”已无法客观反映1980年地名普查时的地名面貌。而1982年编印的《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征求意见稿),几乎再也无人提及而渐被遗忘。
在3年的苦心整理、编辑中,困难之多是不必多说的,也曾让阎锡广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的梳理、归纳和分类,他确定了在基本保持《征求意见稿》内容原貌的前提下,遵循当时的编辑要求和语境等实际情况,以已掌握的征集意见和建议等资料为参考,对其进行重新整理再编:
一、适当调整和增补全书结构和目录编排。为避免内容重复与文题不符,将“济南地名考略”调整为“济南政区沿革”;将郊区公社名称单独列目,使五区目录统一;根据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对全书各类地名标注汉语拼音:为增强此书工具性,增加了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为体现地名普查成果,增加了地名普查后新命名和调整街巷名称表。
二、增加附录。选用了有关地名研究和济南地名工作回忆的两篇文章,意在拓展和丰富本书内涵和外延。
三、对全书1381条各类地名释文的内容要素及表述顺序予以统一和规范。首先,对正文中的引文,依据原始文献予以校勘,订正讹误;其次,对正文中关于地名来历、沿革的“传说”“据说”“相传”等表述,统一规范为“据传”;另外,对有明显望文生义、主观臆断者,则予删除或补充考证引文,稍加申论和说明,如“天桥”“担山屯”等词条。
《济南市辖区地名志(1982)》收录了济南市所辖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郊区)行政区划及居民点名称1260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60条,人工建筑物名称35条,台站港场等企事业单位、专业部门名称16条。本卷中的地名资料的来源均为1980年济南市地名普查所得资料,下限时间为1982年12月底。
阎锡广认为,每一条地名的定名、定音、定义、定位、定性的完整、真实、准确,和每一条地名的考证有据,皆有出处,名不虚生,皆有所因,是地名志编辑的基本要求,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济南市辖区地名志(1982)》还显得有些凌乱和粗糙,这既有前期资料存在无法弥补的缺憾,也有个人学识和专业素养不足的原因,还有在整理过程中存在如何适度取舍、删减、补遗的考量,特别是时过境迁,无法再现和查询考证40年前的事物情境,难免还会存在疏漏、错误甚至谬误,对此他也是心存遗憾,并决定今后继续进行考证后再进行修改。书后增加了附录:地名研究文章《也谈关于“历下”一名的起始时间》和纪念文章《望岳情思》。
“重新整理编辑《济南市辖区地名志(1982)》,对我而言是一件既劳神又吃力的事情。但是,历经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使这卷地名志具有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也积淀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济南人的浓浓情愫,这是我即使不讨好也甘心耗神费力的原因。”阎锡广对于重新整理、编辑这部济南市地名文化的大部头毫不后悔,也充满了自信。
《济南市辖区地名志(1982)》的面世,是济南市历史文化,尤其是地名文化的一大收获,是研究济南历史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也是反映济南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见证,是研究济南必备的一部“大书”。(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