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澄泥织梦实践队赴东营探索黄河澄泥瑰宝,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鲁网8月19日讯 7月25日,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暨“技能中国行2024—走进山东(东营)”系列活动在东营开幕。一群怀揣着对黄河文化深厚情感的大学生,踏上了探索黄河澄泥文化的社会实践之旅。此次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组织,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学习体验、传承传播,深入了解黄河澄泥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初识黄河澄泥印:历史的印记,文化的瑰宝
7月25日上午,工学院澄泥织梦实践队一行来到了东营市,这里是黄河澄泥印制作技艺的展示和传承之地。一进门,大家便被满眼的澄泥陶印作品所吸引。黄河澄泥印,作为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一种,以其独特的黄河沉积红泥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现代印章艺术的一大流派。黄河澄泥印传承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并详细介绍了澄泥印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团队成员们近距离观察了澄泥印的原料——黄河入海处的沉积红泥,其触感细腻湿润,颜色纯深饱满,不含一丝杂质。
亲身体验:从取土到成印的匠心之旅
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实践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黄河澄泥印的制作过程。从取土、淘洗、筛滤、配制、沉淀、陈腐、揉制、塑形,到雕刻、抛光、烧成,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团队成员们首先学习了如何取土和淘洗红泥。黄河入海处的沉积红泥是制作澄泥印的关键原料,经过多次淘洗和筛滤,去除杂质,留下细腻的红泥。随后,大家开始揉制红泥,排出泥中的空气和气泡,为接下来的塑形做准备。塑形是制作澄泥印的关键步骤之一。非遗传承人展示了如何在红泥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团队成员们也纷纷拿起刻刀,尝试在红泥上雕刻出自己心中的图案。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创作的乐趣中。经过数日的阴凉和修饰后,半成品澄泥印被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在八百度高温下烧制三天三夜后,一枚枚外表光泽圆润、极具黄河古道特色的澄泥印终于出炉。团队成员们看着手中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文化传承: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黄河澄泥印作为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此次黄河澄泥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讯员 黄继增 薄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