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化之旅实践队赴登亨村实地调研辣椒种植业
鲁网8月23日讯 为深入领会“民族团结+产业”模式,助力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立足当地特色区位、生态、民族优势,8月11日,山东大学文化之旅实践队前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登亨村实地考察当地特色产业——辣椒种植业,感悟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登亨村以其独特的多民族杂居村情和独到的乡村产业发展经验而闻名,特别是当地的“民族团结+辣椒种植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登亨村响当当的金招牌。因此,行程当日,实践队的成员们刚抵达登亨村,就迫不及待地去见识见识当地的辣椒田。
实践队员在种植户的带领下进入辣椒田 陈莹摄
随后,在当地村干部和辣椒种植户的带领下,队员们满怀期待地走向辣椒田。刚踏入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目光所及,一排排整齐的辣椒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或施肥,或除草,虽然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但是比阳光更热烈的是农户们喜悦而欣慰的笑容,他们脸上的汗珠折射出的是对土地的深爱与敬畏,是对劳动最光荣的最美诠释。此刻,看着这些鲜活的小生命,恍惚间,队员们仿佛望到那红绿相间的辣椒挂满枝头,张扬出丰收的鲜艳。
实践队员和当地农民一起为辣椒施肥 陈莹摄
随后,跟随着经验丰富的农户师傅,队员们弯下腰,学习如何松土、播种、浇水等基本技能,感受着土地中散发出的生命气息,欣赏着每一棵辣椒背后承载的当地人民耕耘美好生活的故事,聆听着每一片绿叶诉说着绿水青山带来的丰饶。在劳作之余,负责农业技术方面的师傅为队员们讲解了登亨村种植辣椒品种的特色、生长周期、采收技术、发展模式以及市场销售渠道。同时,团队中本科攻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今为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温曦同学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与农户们深入交流当地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后,对当地辣椒种植业产业与民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大为赞叹,同时针对性地提出部分兼具前瞻性与可实施性的发展意见,表示期待见证登亨村辣椒产业能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实践队队员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交流产业发展 陈莹摄
此外,在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还了解到辣椒文化与当地民族情感的紧密联系。辣椒,这一看似普通的农作物,实则承载着苗族与彝族的独特文化记忆和饮食习惯,每当民族节庆或家庭聚会,宴席上一盘盘以辣椒为佐料的热辣滚烫的菜肴总能将村民们的心紧紧相连。而特别地,在登亨村,辣椒还被赋予了一层更深刻的内涵,炊烟升腾间,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各民族村民共同耕作,携手奋进的场景,白天大家都把头深深地埋在郁郁葱葱的辣椒苗田,把那辛勤的汗水滴进孕育着丰收的泥土里;晚上就穿个汗衫聚在田埂上,迎着皎洁的月光皎白的月光下,你一言,我一语,一同商量着怎么把这辣椒种好,怎么把这产业搞好。其实在村民们心中,辣椒早已不仅仅是登亨村重要的经济来源,更是各族人民情感交流的媒介。丰收的不仅仅是这一亩亩成色极好的辣椒和产业发展之后越来越鼓的钱袋子,还有登亨村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结晶。
实践队队员和农户们交流民族共同体 陈莹摄
夕阳西下,山东大学文化之旅实践队的队员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登亨村这群质朴勤劳又团结友爱的农户们,也告别了登亨村里这一片片意义非凡的辣椒田。小小的辣椒,不仅是登亨村的经济支柱,更是促进当地各民族团结合作的桥梁纽带。实践队的队员们将用自己的脚步继续丈量着祖国的大地,并将登亨村的故事与经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通讯员 何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