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主题调研 见证吉林发展—— 临沂大学“材承临大”实践团赴吉林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鲁网8月30日讯 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关注吉林发展、参与吉林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青春力量。学院组建“材承临大”实践团,积极申报成功入选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专项活动,并于7月24日下午,启程前行奔赴吉林,围绕“红色吉林”“产业吉林”“粮仓吉林”“大美吉林”四个主题展开调研。
7月24日下午,“材承临大”实践团启程前行,奔赴吉林。实践团历时20多个小时,跋涉一千六百多公里,在7月25日下午顺利抵达。
红色吉林——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
7月26日上午,“材承临大”实践团冒雨前往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进行实地参观。陈列馆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珍贵文物以及历史见证人的证言等音像资料,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从资料中读历史、从文物中看历史、从讲解中懂历史,参加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让实践团成员深深地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战四平精神永载千秋
7月31日上午,“材承临大”实践团,冒雨前往四平战役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中布满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生动鲜活的珍贵图片、弥足珍贵的档案资料。实践团成员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峥嵘岁月,重温了共产党人经历的那段艰难与辉煌。
产业吉林——见证产业变迁,感悟中国力量
调研松原市双子生态农业公司
风吹稻田,飘香田间。7月27日下午,“材承临大”实践团,前往双子生态农业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吉林省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耕于水产养殖与绿色农业领域,集扣蟹繁育、成蟹养殖、有机水稻种植于一体,并拓展至农业休闲观光、教育推广领域。实践团成员在“吉农云”指挥控制室与刘双经理进行了座谈。刘双经理详细介绍了双子农业生态公司的成立背景、发展理念以及在绿色农业、生态养殖方面的创新实践。实践团成员们围绕着民族品牌、优质企业的创建、立足专业的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成员们近距离观察了稻田中的蟹类养殖情况,了解稻蟹共生的科学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他们深刻体会到生态农业的魅力,以及农业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调研松原市国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7月28日下午,“材承临大”实践团,前往松原市国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松原市国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博润热建集团,是集养殖、种植、采摘、无土栽培、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产品加工、劳动教育基地、冷链仓储物流、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自主循环经济项目。实践团一行走进智慧园区,实地参观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劳动教育实践营地、销售平台、冷链仓储物流和区域农批市场、四季田园旅游、三皇延续文化等场馆,详细了解园区规划建设、技术创新、案例介绍、发展成果等情况。 孙忠娜副董事长、高长海总经理与实践团成员围绕如何聚焦现代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洞察消费新趋势,向科技要生产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实践团成员就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结合文化旅游、观光采摘和品牌打造等多种举措,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参观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
7月28日上午,“材承临大”实践团前往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调研查干湖鱼皮画、郭尔罗斯布艺制作等非遗项目。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集非遗传承、文创研发、教育研学、企业孵化与文旅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园区现拥有14项非遗项目,由查干湖鱼皮画、郭尔罗斯布艺、马头琴制作工艺、渔猎等多版块构成,是省教育厅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非遗艺术展、非遗生活馆、非遗课堂,每一件展品每一帧展示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文化韵味,让实践团成员们纷纷驻足品味。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与传承现状,对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与不懈坚守表示由衷的敬佩。实践团成员将在深入了解这些非遗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对其产品结合非遗、旅游观光和品牌打造等,打造松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美吉林——北国吉林韵,探寻非遗
查干湖既是松原市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生动样板,亦是缩影。近年来,松原市和前郭县深化运用“加减乘除”保护法,全面推进查干湖生态修复和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人们来查干湖旅游,当地的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捺钵开湖节、圣湖荷花节、湿地观鸟节、冰雪渔猎节……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不断提升人们的旅游体验。湖畔矗立的风力发电设施,它们随风轻舞,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绿色能源,减少了传统能源的消耗与污染,更成为了查干湖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实践团成员立足于新能源专业背景,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查干湖的生态环境,将风力发电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调研。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查干湖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历史遗迹相融合,讲好查干湖独特的生态与人文故事,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持久动力,展开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非遗匠心
松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以及民俗等多个领域。其中,鱼皮画的巧夺天工、鱼骨画的别具匠心、郭尔罗斯布艺的细腻精美、马头琴的悠扬深沉以及岩板画的独特魅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 经调研,实践团成员提出: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鱼皮画以吸引更多人来学习鱼皮画的制作、将马头琴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等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非遗,使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渔猎文化
查干湖渔猎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已有上千年的传承。渔猎是地球上的人类祖先所共同经历过的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原始时期,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实践团成员深挖渔猎文化精髓,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交汇点。 实践团成员深挖渔猎文化精髓,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交汇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展示渔猎文化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提出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应进一步与查干湖景区合作,开发渔猎文化主题的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参与渔猎体验活动,促进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粮仓吉林——吉林粮满仓,黑土谷飘香
守东北粮仓,助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先后来到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走进玉米地中,调研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面对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梨树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索出以秸秆覆盖还田、少耕免耕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推广面积逐年增加。
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土地集中起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社员们除了土地分红,还通过开展种植养殖业、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实践团成员围绕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开展调研。
锦绣粮仓,大美松原
松原作为吉林省西部重要的生态经济区,素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之美誉。近年来,松原市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松原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四个关键点”。松原市在绿色品牌建设上,立足绿色优质农产品资源,探索实施了“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一批水稻、谷子、杂粮杂豆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不断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等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国知名农产品加工品牌,如松原小米、查干湖大米、善德良米等知名品牌。实践团成员将结合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在“互联网+”背景下,围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便民服务、培训体验服务等内容,为农民增收创业提供合理化建议与路径探索。
实践团成员满载吉林之行的深刻体验与感悟踏上归程,心中是对这片土地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与祝福。他们将吉林之美的记忆、人民的勤劳智慧、历史的庄严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的和谐,转化为内心的动力与信念,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本领,投入到各自的学习、工作与社会服务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专访调研,更是精神的洗礼与青年责任的深刻诠释。成员们将持续关注吉林及全国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共同绘就乡村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壮丽画卷。(通讯员 焦嫔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