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三困生”就业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三困生”在高职院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三困生”的定义主要是指经济、心理、学业困难的学生。高职学校内的“三困生”是较为弱势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就业也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
“三困生”的特点
“三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好“三困生”工作,不仅是学生发展、学校稳定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因为家庭贫困,容易引发如自卑、消极、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1]因为心理问题使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容易引发学习困难问题。因为学习问题,又会再次引发心理上的问题,最后还会因此影响毕业和就业。在特定的家庭结构、环境及经济状况的长期作用和影响下,“三困生”在学习与生活、思想与性格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模式。
由于“三困生”所面临的困难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三困生”的帮扶不应仅仅局限于单方面帮扶,而是要采取综合帮扶的方式。开展困难生就业帮扶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必然要求。“三困生”在求职时,往往面临就业单位、岗位不满意的窘境,甚至失业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其自身心理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整个社会来说,这是教育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且更加大了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差距,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困生”就业中的困境
大多数“三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总体一般,部分学生经济压力较大。“三困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择业初期往往力不从心,对择业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能被动择业。同时,由于部分“三困生”的家庭环境问题,导致就业及职业成长的道路相对闭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就业机会,不利于“三困生”职业生涯的展开。
“三困生”相对于普通学生较为缺乏自信心。由于与生俱来的成长经历,使部分“三困生”形成了自卑的心态,既无法正视自己,也无法正视自己的职业以及未来发展。这类学生会因为在工作中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岗位工作,低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甚至否认贬低自我。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交际能力差,在就业与工作中遇到挫折后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更影响了个人成长。[2]
“三困生”还存在着学习困难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经济、心理等原因导致的问题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其学业。最终,使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而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学业成绩不佳,又被用人单位所淘汰,或是到了工作岗位后由于专业知识不牢固,导致工作效率不佳。
促进“三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制定适合“三困生”的就业能力教育
由于“三困生”同时存在着经济、心理、学业三方面的问题。因而,更应该由学校相关就业指导部门制定适合他们的就业课程。例如,相对于普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三困生”的就业课程中更应该具备例如就业心理健康、职场人际交往、挫折教育、贫困观教育等内容。[3]通过这些教育方式,可以使“三困生”提前掌握一些在今后择业就业过程中的技能,提升自身的就业择业能力,为更好的就业及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打好基础。
(二)联合多方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三困生”的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外部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协调多方配合共同完成。其中主要包含了学校、实习场所、就业单位、家庭。在学校方面,学校要拓展教育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与学业能力;在实习场所方面,要为即将走上职业岗位的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岗位、了解职业的机会;在就业单位方面,尽可能的为初入职场的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培训;而在家庭方面,则需要家庭成员多鼓励子女以积极心态就业,并提供就业信息。
(三)“三困生”自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首先,“三困生”要注重对自身专业能力及学业水平的提升,加强对专业素质的重视,并要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次,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以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心态进行择业就业,不能被就业的压力所吓倒,更不能被暂时的失败所放弃。最后,学会一定的职场人际交往模式,与同事及上级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真学习、虚心求教,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
综上所述,由于“三困生”特殊的性质,以及目前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三困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此时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困难。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提升就业能力、缓解消极心态、促进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顺利就业,并逐步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专职教师 郑正)
参考文献
[1]杨剑辉.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提升途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9(6):168-170.
[2]莫小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策略分析研究[J].就业与保障, 2024(2):94-96.
[3]胡烨丹,王玉龙,江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优质就业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3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