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开篇:多措并举让旅客“归途有风”
家的方向就是心的方向,团圆是春节千年不变的主题。今年春运自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在这为期40天里,南来北往、穿行不息的春运专列承载着亿万人民归家之心,搭建起团圆之路,见证中国城镇化的滔滔潮流,也记录着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硬核的基础设施支撑起超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逐步成型,公铁联运、空铁联运等立体出行实现“无缝换乘”,即使是各大乡镇,也能实现高效畅通。数据显示,2025年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3028列,较现图增加230列;开行货物列车22859列,较现图增加91列,这也使得群众出行方式更加多元,选择更加丰富,春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缓解。调图的背后是对群众出行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对高效春运的持续发力,展现铁路部门服务人民的初衷。
人们常常说,春运是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何尝不是中国社会综合发展的生动写照?全国主要铁路客运车站设置多功能场所,提供多样化服务,将群众的出行需求考虑到位。如这次春运大考,湖南铁路相关部门开展务工人员、学生包车、专列(包车厢)等“点对点”运输,提供24小时互联网退票服务,提供乘车临时电子身份证明,同时各大客运枢纽绿色通道、母婴候车室和车站医疗点,均安排满满,以温馨服务织密“归家路”。服务的背后是对品质的追求,是精益求精工作精神的展现,让人们见证铁路发展背后的人文底色。
放眼全球,春运也是最大规模、最为复杂的人口迁移之旅,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办好年度大考中,除各部门同心协力、工作人员在职在岗外,还依赖科学技术的支持与辅助。红外热像仪等高科技模块的“巡检机器人”,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的“12306”综合化售票服务平台,持续迭代的5G车站技术,以及性能不断提升的高铁尖端科技,各类技术的叠加,推动数字化标配,有效提升运行效率,降低列车风险,守护群众安全到家以蓬勃发展的科技力量为铁路事业注入“滚滚活力”,让团圆路程更便捷、安全、舒心。
春运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阖家团聚的期盼,是我国重要民生大事。铁路相关部门秉承初心,致力服务,对群众出行的大小事情“多想一步、深看一层”,以服务温暖人心,以科技护航出行,铺就更有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美好归途。(周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