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展现“大物流”:铁路货运书写惠国惠民新篇章

2025-03-05 16:35: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风笛声声,车轮滚滚,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穿梭于神州大地,不仅承载着经济发展的希望,更以“小包裹”的流动串联起“大物流”的脉络。近年来,中国铁路货运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民生为底色,在保障国民经济运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助力绿色转型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小包裹”跑出“加速度”,民生保障更高效

  铁路货运的“快”,体现在对重点物资的精准保障中。2024年,国家铁路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连续8年增长,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大关。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铁路部门为救灾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随装随走”,仅2024年便通过铁路运输防汛救灾物资80多万吨,与洪水“抢时间”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包钢集团的钢材运输案例更彰显了效率提升:通过物流总包服务,货物从出厂到装车仅需5小时,全程运输时间压缩50%以上,为企业生产按下“加速键”。

  “小包裹”织就“绿丝带”,低碳转型显担当

  铁路货运的“绿”,是服务“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自2012年以来,国家铁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987万吨,这背后是“公转铁”战略的深入推进。例如,湖南邵东地区通过开行跨省大豆集装箱专列,将大宗货物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既降低物流成本,又减少碳排放。此外,铁路部门创新推出35吨宽体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推广新能源汽车集装箱运输,破解锂电池运输难题,为新能源产业链注入“绿色动能”。

  “小包裹”连通“大世界”,国际物流开新局

  中欧班列的汽笛声,是“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强音。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增长10%,将波兰苹果、荷兰奶酪等“世界味道”送入中国家庭,也让“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扬帆出海。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同样表现亮眼,全年发送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助力重庆潼南柠檬打开东南亚市场,老挝香蕉以“3.99元/500克”的平价走进中国超市。这些“小包裹”的跨境流动,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压舱石”。

  “小包裹”撬动“大降本”,惠企利民有实招

  铁路货运的“惠”,体现在真金白银的让利中。2024年,铁路部门通过物流总包、运费贷等创新服务,累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超600亿元。例如,福建闽铁物流公司通过“运费贷”产品,获得126万元授信额度,年利率较传统贷款降低30%,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此外,全国40个铁路物流中心与599个营业部形成网络,推动“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8.4%,让企业“轻装上阵”。

  从一粒粮食、一箱电煤,到一列跨境班列、一张数字运单,铁路货运的“小包裹”背后,是中国物流体系现代化变革的“大棋局”。未来,随着《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的落地,铁路将继续以改革为笔、以钢轨为卷,书写物畅其流、惠国惠民的新篇章,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动能。(王博)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