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从2025年铁路建设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2025-03-10 14:06:0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5年,中国铁路以一系列亮眼数据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春运期间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2万公里,单日售票量创下2162.6万张的纪录……这些数字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硬核实力,更折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以科技赋能基建,打造世界级交通枢纽

  中国铁路持续发挥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优势,2024年新开通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在2025年春运中释放出巨大运能,配合新增的185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使客座能力同比提升8.4%。更值得关注的是,铁路建设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动态分析12306平台的预售和候补数据,精准匹配运力需求,将高铁主通道夜间运力投放效率提升至新高度。这种“智慧基建”模式,让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发送量实现54%的同比增长,成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典范。

  以服务温暖民生,书写人民铁路新篇章

  2025年春运成为观察铁路服务升级的窗口。12306系统试点“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使候补兑现率达75.2%,务工人员预约购票规则的优化,让3.5亿农民工群体感受到制度关怀。在途服务方面,“静音车厢”扩展至99列动车组,89个车站实现互联网订餐,充电设施覆盖率较2024年提升30%,这些细节彰显着公共服务的人性化温度。特别在普惠交通领域,持续开行的81对公益性“慢火车”,成为连接偏远地区与共同富裕梦想的纽带。

  以改革驱动发展,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

  国铁集团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2025年计划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通过开放建设市场、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数据显示,铁路建设每投资1亿元可创造约4000个就业岗位,而物流成本降低600亿元的成果,更直接惠及645家小微企业获得授信融资。在冰雪经济领域,哈尔滨至漠河的“极光专列”单日最高载客量突破5000人次,印证了“交通+文旅”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以安全筑牢底线,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面对春运期间极端天气挑战,铁路部门构建的全天候应急响应机制经受住考验。32个车站实现地铁免安检,120个枢纽站便捷换乘系统投入运营,形成立体化安全网络。通过大数据监测预警,即使在单日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的高压下,仍保持安全事故零记录,创造了超大客流条件下的安全管理范本。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铁路正以年均3000公里以上的新线投产速度,书写着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从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到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的格局跃升,铁轨延伸的方向,既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通向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这背后,是制度优势与市场活力的交响,是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共鸣,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蓬勃生机。(李齐龙)

责任编辑:吴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