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常州分行:金融助力“小茶叶”释放“大能量”
茅山摘先春,晋陵出好茗。
清晨7点,金坛区茅山薄雾缭绕。采茶工李大娘已挎着竹篓忙碌多时。她手法娴熟,轻捏芽尖,指尖轻捻,一枚标准的“一芽一叶”便落入篓中。日前,常州市下辖金坛、溧阳的万亩茶园迎来了2025年明前茶采摘期。从青青茅山到波光粼粼的天目湖畔,每片茶叶都凝聚着茶农的辛勤劳作,更凝聚着农业银行常州分行的金融滴灌。
溧阳市戴埠镇戴南村绿香茶园的个体经营户戌洪娣告诉记者:“20年前,我就和农行溧阳支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茶叶种植户到开设民宿,再到将茶文化融入民宿一体化经营,我们在农行的贷款从小打小闹的3万、5万,到这几年的年均百来万元,农行始终有求必应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一亩茶园振兴一片村落。
茶产业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强的特点,茶农们在春茶采摘等关键时间点,常急需大量流动资金用于购置设备、支付人工费用等。但由于缺乏抵押物,茶农过去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融资成本较高,这成为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农行常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现状,该行推出“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的“三一项目”,择优选择溧阳、金坛等辖区内采茶制茶经营户,实行“一次核定额度、一次签约、三年内可循环用信、年度复审”模式,按客户属地落实合作网点,从而解决茶农在茶苗采购、有机肥施用、茶园管护等环节的信贷需求。今年春节期间,溧阳天目湖镇茶农蒋先生的茶叶产量和销量均未达到预期,且上年收入无法维持今年的茶树栽培。经农行溧阳天目湖支行上门调查核实后,在“三一项目”模式下向蒋先生发放信用贷款180万元,解决了其再种植再生产的资金困境。
常州所辖金坛、溧阳两地素有“山水茶乡”之美誉,农行常州分行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助力百年茶乡焕发“山水和美新江南鱼米之乡”的时代新韵。
针对“溧阳天目湖白茶种植产业”,农行常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合农行溧阳支行进行了现场走访。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农行溧阳天目湖支行采取上级行审批的“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方式,建立客户白名单数据库,今年以来,该行以“项目化审批”模式先后支持当地农户20余户,累计金额达1200万元。在农行涓涓“活水”的灌溉下,溧阳天目湖镇现有江苏省级农业产业园区1家、市级农业产业园区3家。茶叶种植户120户,白茶种植面积16000余亩,成茶亩产值超1万元,年产值近2亿元。
无独有偶。聚焦“金坛区茶叶种植特色农业”,农行常州金坛支行为金坛区的茶叶种植户制定了整体服务方案,推出金坛区茶叶种植特色农业“三一项目”,合作总额度8000 万元。在农行的支持下,目前,金坛当地的茅麓茶场等一批知名企业正努力打造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名优茶生产与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济合作组织,并以订单收购鲜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690户农户靠双手脱贫致富,进一步擦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含金量。
“山水茶乡”既是金坛、溧阳的产业特色,又是当地的文旅品牌。在“山水茶乡”与茶农们一起采茶、品茗,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已成为近年来游客来常州踏青、“上春山”的“心水”项目。在农行支持的溧阳市天目湖镇宇睿茶树种植家庭农场内,记者看到,现场不仅有游客体验茶叶采摘,也有茶文化、茶叶衍生品等文旅产品布展。在农行常州金坛支行支持的“茅山方麓绿色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内,记者看到,项目不仅设有茶叶种植,另辟有大量休闲文旅空间。截至发稿,农行已为该项目提供1.5亿元金融支持,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有机茶园基地建设、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等。
类似这样集采茶、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场、特色基地在金坛、溧阳可谓星罗棋布。在农行常州分行的金融支持下,茶农、茶叶、茶文化、乡村旅游连点成链,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与全面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探索了农行版本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