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探索“4+1”人才培养模式

2025-05-10 14:58:5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篇按照时代要求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现代化,是在高校治理这个国家发展需要这个层面的精准解读。

  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都显得极为重要。

  时过境迁,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校园学生工作文化建设要求不断创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把准政治方向,主动迎接国家、社会、学校的新挑战。必须时刻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同时,要借助运动医学一流学科发展的较好时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基本原则,将以往“说教式”教育改为“专业引领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引入“4+1:4个突出,一个完善”的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强化专业引领,突出实践育人途径,分专业,分层次,塑情怀

  根据专业类别的不同,分层次,统筹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医学类专业(中医学专业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类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突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理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和运动康复专业)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同时,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参与回馈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各类实践平台、乡村振兴、义诊活动等社会实践内容,锻炼培养学生的同时反馈社会。特别是在国家队医疗保障服务一线,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学生代表,为国争光,为校添彩。

  强化专业引领,突出第二课堂育人途径,持续打造党建服务品牌,成效显著

  通过学院打造的“运医先锋 奥保尖兵”的党建工作平台,将以往小、散、乱的各系学生专业比赛活动进行打包、提档、升级为“一团一品”的特色活动,如:运动医学系举办的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包括了中医方剂大赛、中医基础知识大赛、按摩大赛等相关活动;运动康复系举办的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月活动,涵盖了贴扎大赛,PT大赛,OT大赛等相关专业活动;运动人体科学系举办的教学、科研能力素养提升大赛,如:解剖绘画大赛、科研设计大赛等活动。提档升级后的活动,使”一团一品”特色活动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真正让学生做到了,爱校、爱系、爱专业,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才能上第二课堂紧密围绕第一课堂开展工作,才能紧紧抓住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才能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实、做出成效。

  强化专业引领,突出创新育人新途径,搭平台,成绩显

  通过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重点合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在全省各类大赛中,均斩获佳绩,荣获四川省双创比赛银奖三项,铜奖五项。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被选为“四川省第三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真正做到了全员、全时、全程育人。

  强化专业引领,突出思想育人途径,重巩固,拓思维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引领,牢牢掌握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中国体育科学会运动康复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委会、四川省医学会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专委会等行业学会的选举中,均有老师当选委员,为对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事业需要,主动联系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对于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拓展专业思维,增长专业技能,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不断完善党团志愿服务工作育人体系构建,必须与专业引领紧密联系

  党团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延伸是大学生党团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途径,在党团志愿服务活动中,必须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服务,并开展结合专业特点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专业技能的运用,通过开展深入政府、企业、社区等社会性组织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才能提高大学生党团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性。由此可见,只有完善党团志愿服务工作育人体系构建并与之专业引领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上台阶,出特色,结硕果。

  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随着学生特点的不断变化,能力强,素质高,眼界宽的学生,占据了学生的大多数。对标党、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学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还需要不断创新,种种举措中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思考和改进。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坚持目标牵引,问题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刘余)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