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江南:林芝尼洋河畔十二载 一位老班长的戍边长歌

2025-06-04 16:07:4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西藏林芝尼洋河畔边的热血军营,滕班长的身影总比朝阳更早出现在训练场。海拔3000米的林芝虽被称作"雪域江南",但潮湿的季风与突如其来的暴雪,仍考验着每一位戍边军人。作为驻守12多年的老兵,滕班长的迷彩服上沾着尼洋河的水汽,也印刻着岁月的痕迹。

  清晨六点,滕班长已带着全班人员开始五公里武装越野。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后山哪段崖壁容易落石,哪片草甸暗藏沼泽。当新兵问他累不累时,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道:"这点苦,比不过自己义务兵时两年的扎实训练,比不过侦察集训时的每个日日夜夜。12年来,他总结出林芝特殊环境气候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和训练前后开展的热身与放松。

  每当训练结束,滕班长总会翻开手机相册。屏幕里,妻子抱着3岁半的儿子对着镜头微笑,父母两鬓的白发在视频里格外刺眼。去年儿子生日,他隔着屏幕为孩子唱生日歌,小家伙却对着手机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要去部队找爸爸",这句话让这位在高原上摸爬滚打从不皱眉的汉子红了眼眶。更让他愧疚的是,母亲因腰椎间盘突出长期困扰,父亲常年在工地被晒得黝黑的皮肤,他只能在电话里一遍遍嘱托妻子"多费心"。妻子总说:"你守好国门,我守好咱家。"这每次简单的一句话让滕班长感到很欣慰,这也是印证了这位伟大的军嫂也在默默的为滕班长站岗。

  有人问滕班长是否想过离开,他指着远处巍峨的雪山说:"这些年,我看着新兵变成老兵,看着从怀旧到新怡的营区,看着林芝的桃花开了又谢。这里的每一棵松柏、每一阵山风,都认得他的脚步声。"12多年来,4500多个日夜,他见证着所在部队的一切,也把自己活成了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每天走到连队门前的军容镜,滕班长总会郑重地整理军装并敬军礼,看自己军容风纪是否严谨。虽对家庭陪伴甚少,但他知道,这身橄榄绿承载的是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

  滕班长永远记着一位在喀喇昆仑山驻守的戍边烈士陈祥榕,他生前的战斗宣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江南训练戍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