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南湖实验小学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夏日炎炎,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近日,济阳区南湖实验小学通过多维度、系统化的防溺水措施,构建了“教育-管理-应急-联动”综合防护体系,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法治教育强化风险认知
学校携手济阳区司法局回河司法所,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防溺水法治宣讲活动。活动现场,通过真实案例深度解析、生动情景模拟以及活跃的互动问答,向学生们全面普及游泳安全要点、溺水风险识别方法,以及自救互救技能,特别强调了遇险呼救原则和避免盲目施救等重要知识。同时,针对私自下水、结伴野泳等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进行着重讲解。
此外,结合校园周边河流、池塘等水域分布情况,深入分析违规戏水的法律风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从根源上减少冒险行为的发生。
家校协同深化监护责任
学校将防溺水课程核心内容,如“危险水域清单”“监护注意事项”等精准推送到家长群,明确要求家长做到:不带领孩子前往无救护人员的水域;严禁孩子独自靠近河塘等危险区域;严格落实“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同时,学校发放《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并回收签字回执,确保每一位家长都清楚知晓自身的监护职责,形成了紧密的“家校共管”模式。
校园宣教融入常态教育
在校园内,学校充分利用多元化载体进行防溺水宣传。电子屏滚动播放防溺水标语,“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等)随处可见;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不断深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和应急演练,模拟真实溺水救援场景,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救生圈、竹竿等工具进行科学施救,切实提高学生应对溺水事故的实战能力。
环境治理与风险防控
学校协同街道、村委会对校园周边河流、水库等危险水域展开全面排查,在危险区域增设“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明确各水域管理责任主体。
在校内,进一步完善值周巡查机制,明确教师在课间、课外活动期间的监管职责;门卫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有效防范校外风险渗入校园。
长效协作机制建设
学校积极推动多部门联防联控,联合司法、街道、水利等部门定期对水域防护情况进行督查,并大力推动村级救护队建设。
济阳区南湖实验小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避险能力和家长的监护意识,为暑期溺水事故高发期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卢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