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童心织红韵,巧手献花颂党情——济南市市中区馆驿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点亮代际共融成长路
“爷爷奶奶,您看我卷的花瓣像不像真的?”“小朋友手真巧,咱们再加片叶子就更漂亮啦!”2025年 7月1日下午,济南市市中区馆驿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笑声阵阵,一场充满温情与创意的“银龄童心织红韵,巧手献花颂党情” 扭扭棒手工活动热闹开展。在魏家庄街道社工站社工的专业引导下,老党员与少先队员结对协作,用彩色扭扭棒编织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更在代际互动中展现了社会工作的温暖力量。
红色氛围里的温馨开场:社工化身“情感纽带”
活动还未开始,社工就早早忙碌起来:调试播放党史短片,摆放好色彩缤纷的扭扭棒材料包。“今天咱们不仅是做手工,更是用双手编织对党的心意呀!”社工小魏笑着引导大家就座,一番亲切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老少之间的距离,当老党员李爷爷为少先队员小马系好红领巾时,社工适时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温馨瞬间:“这些照片可是咱们的‘红色记忆’呢!”社工作为引导者,适时地让孩子们明白了建党节的真正意义。
这种“情感先行”的专业思路贯穿始终——通过播放短片营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场景,用轻松话术打破年龄隔阂,社工如同“隐形的纽带”,让爱党情怀在自然交流中悄然流淌。
巧手制作中的暖心守护:社工变身 “成长引路人”
“我怎么总卷不好花瓣啊……”6岁的小杰盯着歪歪扭扭的扭扭棒,小嘴撅得老高。正在巡回指导的社工小魏立刻蹲下来:“小杰你看,你刚才卷的这个弧度特别漂亮!咱们先学会做一片花瓣,就能做出整朵花啦。”她拿出“赋能”法宝,先是赋予孩子“你能行”的自信心,而后努力挖掘孩子的潜能,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独立完成花瓣的制作,耐心倾听他的每一句需求,并及时给予积极回应。
“你看,这样慢慢绕,是不是越来越顺手啦?”在社工和志愿者的陪伴与鼓励下,小杰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当他终于完成一朵粉色花朵时,社工举起他的作品展示:“大家快来看,小杰的花不仅漂亮,还藏着他的耐心和坚持呢!”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小杰的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不再胆怯,开始与旁边的伙伴比谁做的更快。这一幕正是社会工作个别化服务与资源联动专业方法的生动写照—用耐心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构建支持系统,让挫折变成成长的阶梯。
献花仪式里的精神传承:社工成为“价值播种者”
"请少先队员向老党员献花!"在社工的引导下,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花束走上前。这时,老党员们也轻轻俯下身子,掏出崭新的红领巾,仔细地为少先队员佩戴。王奶奶指尖微微颤抖着,将红领巾系成端正的结,笑着说:"戴上这红领巾,就像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好好传承咱们的红色精神呀。"
少先队员们挺直身子,郑重地敬了个队礼,然后双手递上花束。10岁的小马将自己做的粉色花束递给李爷爷,小声说:"爷爷,这花送给您,谢谢你们为祖国做的好事。" 李爷爷接过花,轻轻摸了摸小马的头:"好孩子,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要带着这份心意好好成长。"
社工趁机邀请老党员分享入党故事,用代际对话将手工体验升华为精神传承—当7岁的琳琳听到李爷爷讲述“年轻时为建设祖国挑灯夜战”的往事时,悄悄对社工说:“我以后也要像爷爷一样,为祖国做好事!”
这样的价值播种贯穿活动始终:从制作时强调每根扭扭棒都代表一份心意,到献花时提炼“献的是花,传的是心”,社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爱党爱国” 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体验。活动最后,大家手捧花束,社工举起相机定格下这充满希望的画面—镜头里,老党员的银发与少先队员的笑脸交相辉映,恰似红色精神在代际间绽放的光芒。
专业视角下的社区温度:社工构建“五社联动”新生态
“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场手工课,更是一次‘五社联动’的生动实践。”魏家庄街道社工站负责人介绍,活动前期通过社区调研精准捕捉需求,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积极联动山东师范大学志愿者提供人力支持,协调济南市历下区宝丽声文化传媒公司保障物资,最终形成“社区+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协同模式。而社工在其中扮演的,既是策划者、引导者,支持者,更是“温度的传递者”— 从关注小杰的小情绪,到搭建老少对话的平台,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 “以人为本”的专业理念。
这场充满烟火气与温情的社区活动,不仅是献给党的生日贺礼,更是社会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当银龄与童心在社工的引导下共同编织红色花束,让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手工成品的精巧,更是社区治理中专业力量与人文温度的美好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