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12时辰|省物化探院铁矿竖井勘察的一天奋斗纪实

2025-07-15 13:58:4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14日讯 在鲁西沉积变质型铁矿集中区,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彭集铁矿竖井工程勘察项目”团队正以专业与坚守,在技术、管理与协调的“三重战场”上全力奋战。从晨光熹微到夜幕深沉,他们的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晨起即战:技术先行,安全护航  

  清晨6:30,闹钟响起,项目组迅速集结。7:30早餐后,团队立即梳理当天任务,核对4台钻机的勘察进度,确保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无缝衔接。

  8:00,安全晨会准时召开,随后奔赴现场巡查,穿梭于3个场地4台钻机之间,严格把控钻探规范,与技术人员探讨地层编录细节。与此同时,他们还需应对甲方监理的技术询问,协调驻地村的征地事宜,在多方需求间精准平衡。 

  午间不停:数据核验,应急响应  

  正午12:30,短暂的午餐时间也被高效利用。团队成员快速审核土工试验数据,筛查异常,同时保持“战时状态”,随时处理钻机突发状况或安全预警。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与匆匆的脚步,构成了他们的“午间协奏曲”。 

  下午攻坚:破解难题,优化决策  

  14:00起,项目进入多线程攻坚阶段。技术难题分析、阶段性成果汇报、施工方案优化……团队既要深入岩层“把脉”,又要精准“诊断”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勘察数据精准有效。 

  星夜奋战:总结提升,谋划明天  

  夜幕降临,19:30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当日数据汇总、报告初稿复核、明日计划修订……每一项细节都关乎竖井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通过融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物探测井等多种工作方法,合理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有效规避避免采矿活动对东平湖湿地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助力矿区可持续发展。 

  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正是这群跋涉山野、昼夜不息的地质“尖兵”,用专业与坚守,在毫厘之间筑牢安全基石,于方寸之地拓出资源坦途。 (通讯员 臧进前)

责任编辑: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