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设改变生活 “远亲”变“近邻”照进现实

2025-07-21 17:00:0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一个个基建项目穿山越壑,填补着交通网上的空白。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过1万公里,全国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到97%。

  谁能想到,曾经跨城探亲要在绿皮火车上熬过漫漫长夜,如今一张高铁票,就能让千里之外的牵挂在短短几小时内落地;谁能想到,曾经相隔千里的亲人只能靠书信传递思念,如今一张高铁票,就能让跨越山河的拥抱在晨光里温暖相拥。

  一张车票、一句对远方的期盼,里面装着旅客沉甸甸的向往;规划图上的一条路、一座桥,谋划的是百姓长远的幸福。二者表现形式不同,却都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中国高铁,早已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织成了一张触手可及的“生活网”。每个人都能在这张网中自由穿梭,感受便捷与高效。打开购票软件,从上海出发,半小时可赏无锡樱花的烂漫,1小时能在西湖边细品龙井的清香,2小时可品尝宁波汤团的软糯,3小时便能站在黄山云海前深吸一口清新空气……这种“城市串门”的快乐,放在十年前简直难以想象。更不用说香港融入全国高铁网后,粤港澳大湾区的早茶与北京的豆汁儿,竟能在一天里无缝切换;复兴号驰骋于31个省区市,京沪、成渝这些黄金线路上的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贴地飞行”,难怪网友会调侃:“以前跨省像出国,现在跨市像下楼买酱油。”

  高铁就像一根隐形的线,把无数个“小家”的悲欢,串成了“大家”的烟火气。它串着除夕夜前赶回家的行李箱,串着开学季父母往孩子包里塞的零食,串着小夫妻异地恋时攒下的厚厚一沓票根,也串着偏远山村因游客涌入而重新亮起的灯火。每个小家的喜怒哀乐,顺着铁轨流淌,在城市间交融成市集的喧嚣、景区的欢笑、车站的拥抱,最终酿成万家灯火里最鲜活的人间滋味。我们因为高铁而距离变“小”了,以前,“远方”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点,如今却是一张票就能抵达的诗和远方;我们因为高铁而梦想变“大”了,学子有了更便捷的求学路,创业者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旅行者有了更丰富的目的地,家乡的特产也有了更畅通的外销渠道。

  高铁网络的发展,让“远亲”变“近邻”只需“一张票”的距离。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铁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书写更多关于速度与温情的故事。(楚孟融)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高铁生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