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沂蒙葡韵 数智兴农”实践服务团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5日至19日,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沂蒙葡韵,数智兴农”赴临沂葡萄之乡实践服务团,在学院党委书记杨凯,党委副书记、的带领下,前往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葡园生态育精品 产业融合助农富
为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7月15日,实践团走进武台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了葡萄种植基地的智能化温室大棚。葡萄生态园已成为临沂平邑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不仅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向优质高效方向调整,更通过产业链延伸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践团成员表示,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对传统种植业的赋能作用,对生态种植与产业融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有了直观认识。
水果酿出增收路,青农酒香促振兴
为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5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山东青农酒业有限公司,参观了果酒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以当地特色水果为原料的果酒酿造工艺。并对多种特色果酒进行品尝,亲身感受不同果酒的风味特点与品质差异,对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结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山东青农酒业立足当地丰富的林果资源,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基地。果酒产业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非遗挑花传古韵,数化传承拓新途
为传承挑花非遗技艺,延续地方文化脉络,7月16日,实践团来到武台镇挑花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挑花手艺人邢爱芝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系统了解了挑花这一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独特针法,并尝试基础挑花针法,亲身感受一针一线中蕴含的匠心,对挑花技艺的复杂性与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结合专业所长,实践团成员与邢爱芝就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承展开探讨,并着手协助搭建挑花数字博物馆。通过拍摄高清影像、建立技艺数据库、开发线上展示平台等方式,计划将挑花作品、制作流程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呈现,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为传统工艺注入青春活力,助力挑花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数商兴农助增收,直播带货拓新局
为进一步拓宽当地特色产品销路,7月17日至18日,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当地搭建临时直播点,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直播前,成员们精心挑选了石榴树苗、果酒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认真梳理产品特点、制作工艺等,反复打磨直播脚本,确保能生动展现产品价值。
此次电商直播不仅为当地特色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更提升了地方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继续探索电商直播与当地产业的融合模式,为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趣味科学进课堂,童心筑梦向未来
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7月17日至18日,实践团成员在水沟村开设助学课堂,结合理信学院专业知识,为孩子们讲授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内容。在实验环节,成员们带来简易实验器材,指导孩子们动手操作水的浮力、酸碱反应等安全有趣的小实验。通过亲自动手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孩子们不仅直观理解了科学原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实践团成员表示,希望通过助学课堂,为乡村教育补充科学教育资源,助力孩子们拓宽视野、提升科学素养,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入户调研知需求,聚力帮扶解民忧
为全面了解基层发展实际与群众诉求,增强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7月17日下午,实践团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成员们走进村民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基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群众诉求。通过耐心倾听、细致询问,全面掌握当地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此次调研为后续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也让成员们更直观地了解乡村发展实际,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田间搬桃纾农困,青春聚力促增收
为拓宽黄桃销售渠道,筑牢农户增收根基。7月18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深入黄桃种植基地,协助农户开展黄桃搬运工作。大家分工协作,共将675箱黄桃有序装箱、搬运至运输车,以实际行动缓解农户采收季的用工压力,助力新鲜果品及时发往市场。实践团成员们在劳动中亲身体验农事辛劳,深化了对“三农”工作的理解,为后续开展助农服务积累了实践经验。
追寻沂蒙红色迹,赓续血脉固信念
为强化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担当,7月19日,实践团前往当地红色景区参观学习沂蒙精神,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通过瞻仰历史遗迹、聆听英雄事迹,不仅让成员们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让大家将传承红色基因与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紧密结合,坚定了以青春之力助力家乡发展的信念。
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理信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实干诠释“扎根基层沃土,勇担时代使命”的青春誓言。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效。未来,他们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篇章。(刘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