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映初心 红色足迹踏岛城

2025-07-22 11:18:4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初心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精心策划了一场以“党史研学+书法传承”为纽带的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文化的传承,让同学们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将红色基因与书法艺术深度融合,让红色精神在笔墨间焕发新的生机。

 笔墨传情承红色之志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提前进行了线上会议,确保每位队员熟知活动流程、活动时间、活动地点。领导老师叮嘱:“书法讲求‘力透纸背’,党的历史同样蕴含着千钧之力。

  历史长河中的精神洗礼

  踏入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庄重的氛围瞬间让人心生敬畏。实践队员们先在放映厅观看了党史宣传片,泛黄的影像中,青岛党组织从秘密成立到领导工人运动,从艰苦抗战到推动城市建设的画面一一闪过,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段风雨兼程的岁月。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缓步走过各个展厅。玻璃展柜里,泛黄的入党申请书字迹遒劲,锈迹斑斑的革命遗物见证着峥嵘岁月,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青岛从工业重镇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今天在馆里才知道,这背后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坚守和付出。

  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参与返家乡活动的学生们,更是将此次参观视为了解家乡历史、探寻家乡发展脉络的契机。队长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参观结束后,他激动地说:“小时候常听长辈讲青岛的老故事,说这里以前是个小渔村,后来慢慢发展起来。今天在馆里看到栈桥边的早期工人运动照片,看到那些为了家乡建设而奋斗的先辈们的事迹,才明白家乡的繁荣不是偶然,是无数人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假期里,我们打算好好整理这些资料,在家乡的社区里办一场小型宣讲,让更多人知道青岛的红色过往,让大家都为家乡的历史感到自豪。”

  采访中,不少同学提到印象最深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展厅。那里陈列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机床、农具,虽然已经陈旧不堪,但依然能看出当时的工艺和人们的匠心。墙上的标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格外醒目,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

  以笔墨书写时代新篇

  走出纪念馆,门口“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的石碑在阳光下格外庄严,队员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此次参观不仅让大家对青岛党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更让同学们明确了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一位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的:“笔锋所至,既是艺术之美,更应是初心之光。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它像一座灯塔,指引着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行。相信这些学子们定能以理想为笔、以奋斗为墨,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红色答卷,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杨馨诗)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