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东阿探艾草 青春聚力助振兴—赴聊城东阿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青岛科技大学赴聊城市东阿县“新乡村•质未来”暑期实践调研团、青岛科技大学赴聊城市东阿县“传统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暑期调研团、复乡村振兴”调研团、青岛科技大学赴聊城市东阿县“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调研团和山东科技大学赴聊城市东阿县“乡”遇仲夏实践调研团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中医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重点考察东阿县中医药产业园,深入了解艾草种植、加工及艾灸产业发展现状。
东阿县作为山东省重要的中医药产业基地,近年来依托传统中医药资源,大力发展艾草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形成了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重点参观东阿县中医药产业园,实地考察艾草种植基地、生产加工车间、产品研发中心及艾灸体验馆。产业园负责人向团队详细介绍了东阿县艾草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前景及未来规划。
文化体验:感受传统中医药魅力
在古色古香的艾灸文化体验馆,团队成员沉浸式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聆听中医专家关于艾灸养生原理的讲解。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督脉灸”疗法,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感沿着经络传导,令人顿感通体舒畅。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东阿县推动“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表示赞赏。
艾草种植:绿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阿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特别适合艾草生长。当地创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既保证了艾草品质的统一标准,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在种植基地,可以看到成片的艾草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草药清香。这种绿色种植模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精深加工:科技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走进现代化的艾草精深加工产业园,团队成员近距离观摩了艾草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加工工艺。在标准化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经过清洗、晾晒、粉碎、提纯等多道工序,普通的艾草被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健康产品。目前,产业园已开发出艾绒、艾条、艾灸贴、精油、护肤品等五大系列6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美容护肤等领域。
此次调研不只是一次文化探源,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从《诗经》“彼采艾兮”,到今日艾灸产业化,同学们触摸到了中医药的恒久生命力。作为青年,既要传承老祖宗的智慧,也需以科学精神为其注入新动能。
东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高校调研团队的调研成果“兼具深度与可操作性”,希望依科研与人才优势,进一步提升艾草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合力打造“东阿艾草”区域品牌,助力中医药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对聊城而言,这份报告为“九头艾”品牌推广提供了青年视角。长远来看,九头艾产业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有望成为撬动聊城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此次实践活动为东阿县艾草产业升级提供青年视角的思路,通过校地协同实现高校科研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智力动能。这种“实践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互动,助力区域品牌培育、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路径,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及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青岛科技大学 胡先华 蒋莎莎 杨善豪 鹿士豪 刘恩鸣 陈静怡 山东科技大学 秦羽菲 陈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