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新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

2025-07-24 15:03:4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贾镇牢牢把握“服务为民”根本宗旨,以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主攻方向,着力破解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体系化重构服务机制、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人性化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政务服务从“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深度转变,全力打造“贾(家)服务”品牌。核心进展如下:

  构建协同高效的服务新格局

  强化改革系统集成

  成立镇政务服务改革委员会,由镇长担任主任,统筹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驻镇机构及镇属七办五中心。制定《贾镇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规范》,建立“群众提、专班议、限期改”的问题响应闭环。

 深化窗口无差别改革

  将原有专业窗口整合为“全科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中台技术支撑、后台分类审批”模式。编制《情景化服务指引手册》,用“开店”“办证”等生活化场景替代专业术语,群众咨询明白率提升至95%。设置潮汐窗口和绿色通道,高峰时段群众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5分钟。

  打造极速直达的办事新体验

  “一件事”主题式集成

  在县级权限框架内,创新推出“创业开店”“退休养老”等12个高频主题套餐。以“小餐饮开办”为例,通过一次提交营业执照、健康证、油烟检测等关联申请,办理时间从法定25日压缩至8日内办结。建立“镇村联动帮办”机制,配备专职代办员提供勘验指导、材料代递服务。

 信用承诺审批升级

  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对经营规范主体实行“承诺即发证”。在临时户外广告、小额工程备案等领域推行“先批后查”,申请材料精简40%,17类简易事项实现当场即办。创新“批文快递上门”服务,群众取证“一次不用跑”。

  特殊群体专属服务

  推出“助老助残关怀计划”,开通预约上门办理通道。设置无障碍服务区,配备方言导办员。建立“村级代办直通车”,行动不便群众通过电话预约,代办员2日内上门收件。

  织密暖心便民的服务网络

  村级服务能力筑基工程

  制定《村级便民服务“八统一”标准》,下放老年证办理、困难救助初审等28项服务权限。实施“全科社工”培育行动,通过“镇干部包村指导+季度比武练兵”,48名村级代办员实现“一人通办多事”。在中心村设立服务分站,辐射周边村居群众“步行15分钟办成事”。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组建“营商服务合伙人”团队,为重点项目提供从注册到政策兑现的全流程帮办。创新“企业会客厅”机制,定期组织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现场办公,解决消防验收标准模糊、招工备案多头跑等痛点问题23项。

 政企互动平台优化

  建立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通道,通过12345热线专席、企业服务微信群等渠道,2小时内响应咨询,48小时内解决简易问题。编印《惠企政策“土味”解读手册》,用方言漫画图解税费减免、补贴申领流程。

  建立群众满意的治理闭环

  立体化监督评价体系

  推行“办结即评价”机制,办事窗口设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级评价器。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难事会商”制度,镇长每月专题协调积压问题。开发群众诉求热力图,精准定位高频堵点事项。

  窗口效能革命行动

  制定《窗口服务十条禁令》,严禁“不收件”“踢皮球”等行为。开展“假如我是办事人”角色互换活动,组织暗访拍摄典型问题专题片。建立“服务明星榜”与“末位约谈”双机制,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60%。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聘任企业家、乡贤担任“政务服务观察员”,开展“沉浸式”办事体验。建立人大代表季度巡视机制,通过“流程跟办、现场问效”提出整改建议19条。公开选聘法律顾问参与制度审查,确保改革依法合规。

  贾镇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实现从“找部门”到“找政府”、从“群众跑”到“干部跑”、从“事难办”到“事好办”的深刻转变。未来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以更有温度的窗口服务、更加智慧的流程设计、更具实效的基层创新,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贾镇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政务服务建立群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