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航空航空安保部青岛中队与飞行部A320青岛中队开展业务交流:暑运安全“双保障”

2025-07-29 16:10:1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暑运作为年度出行高峰,航班量激增、旅客构成复杂、天气因素多变等特点,对飞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强化“空地一体”安全协同能力,近日,首都航空航空安保部青岛中队与青岛A320飞行中队联合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安全员与飞行员围绕暑运期间的安全风险防控、应急协同处置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以专业对话凝聚安全共识,为高峰时段的飞行安全筑牢协作防线。

  此次交流活动紧扣暑运运行实际,聚焦“实战化”安全需求。双方结合近期典型案例,梳理暑运期间的突出安全风险点。航空安保部青岛中队从客舱安全维度出发,指出暑运旅客量激增,客舱空间拥挤,易引发情绪冲突、扰序行为。同时,高温天气下旅客情绪容易急躁,可能因座位调整、行李放置等原因引发纠纷,需提前介入引导。青岛A320飞行中队则从飞行运行角度出发,强调暑运期间雷暴、强降水等天气频发,可能导致航班延误、备降,此时客舱旅客的情绪安抚与信息同步,对航班整体运行秩序至关重要。

  在经验分享环节,安全员们结合执勤实践,详细介绍了客舱扰乱行为的“处置原则”:早发现——登机阶段即关注旅客状态,对情绪异常的旅客重点关注;早报告——对发生的扰乱行为第一时间通报驾驶舱做到信息互通;早处置——遇旅客纠纷或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介入,避免矛盾升级。还特别提到:“客舱安全不仅是‘制止风险’,更要‘预判风险’。

  青岛A320飞行中队的飞行员们则从驾驶舱视角,分享了特殊场景下的协作需求。资深飞行员陈梦结合近期雷雨天气备降案例谈到:“当航班因天气原因遇有强烈颠簸时,驾驶舱需要集中精力判断航行状态,此时客舱的稳定尤为重要。航空安全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及时向旅客传递‘机组正在全力保障安全’的信息,缓解旅客焦虑,就是对飞行安全最直接的支持。”同时,飞行员还针对“长航程航班旅客容易引发的潜在风险”“突发颠簸时的客舱安全提示时机”等细节,提出了协同建议,强调“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一致性,是避免客舱慌的关键”。

  交流中,双方以“模拟场景推演”的形式深化共识。针对“客舱扰乱行为处置”“遇强气流颠簸时的客舱管控”两个暑运高频场景,双方分别从各自岗位出发,还原处置流程:当机上发生扰乱行为时,安全员需快速识别行为性质,评估事态和初步介入工作,确保客舱与驾驶舱信息传递准确及时,确保分工合理、处置得当保证客舱安全。在推演“强气流颠簸”场景时,双方明确:驾驶舱发出“颠簸提示”后,航空安全员需立即做好并引导周围旅客回座系好安全带;飞行员则需在颠簸间隙,通过简洁明了的广播向旅客说明情况,避免信息滞后引发猜测。通过场景化模拟,原本分散在“驾驶舱”与“客舱”的处置环节被串联成完整链条,协同细节得到进一步优化。

  活动尾声,航空安保部青岛中队与青岛A320飞行中队共同明确了“信息即时互通”“处置步调一致”“风险联合预判”三项核心原则。航空安保部青岛中队中队长赵权表示:“航空安全员与飞行员虽岗位不同,但目标一致——守护航班安全。暑运期间的每一次平安起降,都离不开‘驾驶舱指令清晰、客舱执行到位’的默契。此次交流让我们更清楚彼此的需求,安全没有‘旁观者’,只有‘共同体’,后续将在执勤中强化配合。

  此次业务交流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互补,更是一次安全理念的共鸣。此次活动有效打通了“空中”岗位间的业务壁垒,让航空安全员的“客舱掌控力”与飞行员的“飞行决断力”形成合力。随着暑运进入关键阶段,两大中队将以此次交流为基础,持续完善协同机制,用更紧密的配合、更专业的处置,应对高峰时段的各类安全挑战,确保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安全。(通讯员 杜亮亮)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