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理工学院阡陌新程赴淮南市寿县九龙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30 17:41:1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盛夏时节,热浪翻滚,却挡不住青春的步伐。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淮北理工学院阡陌新程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8人,在指导老师陈艺玮的带领下,于2025年7月26日,奔赴安徽省寿县九龙村,开展了为期1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智慧浇灌希望,围绕村情调研、安全宣教、产业探访三大主线,在九龙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青春印记。

  初识九龙:聆听振兴脉搏,感知乡土温度

  实践伊始,一场深入透彻的村情介绍为队员们揭开了九龙村的面纱。在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王多春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发言。

  把握村情明方向: 王多春书记如数家珍般介绍了九龙村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现状、主要产业构成以及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他特别提到,九龙村拥有一定的农业基础,近年来正积极探索特色种植业发展之路,但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同时,他也强调了提升村民安全意识、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书记的介绍为实践团后续活动精准对接地方需求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与乡村振兴的迫切性。最后指导老师陈艺玮进行了总结发言,说明了我们实践团此次下乡的目的以及力所能及地为村民村庄提供帮助。

  扎根基层访民情: 带着初步了解,实践团成员们分成小组,深入农家院落,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对村里发展有什么期待?”“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队员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

  服务乡邻:传递安全薪火,筑牢平安防线

  在走访中,队员们敏锐地注意到村民在出行安全和消防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结合前期调研,实践团迅速行动,策划并开展了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头”等大事记心间: 针对农村地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普及率高,但头盔佩戴率低的现象,实践团在村口人流集中处设立宣传点,并走街串巷进行宣传。“叔叔,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关键时刻能保命!”“阿姨,您看这个案例,不戴头盔后果多严重啊!”队员们手持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和折页,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耐心讲解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正确佩戴方法以及相关交通法规。他们不仅讲道理,更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村民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头盔。看到几位原本没有佩戴习惯的村民现场戴上了头盔,队员们倍感欣慰。

  防火知识进万家: 结合农村用火用电特点及夏季火灾高发风险,队员们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入村民家中。“灶台边别堆太多柴草!”“老化的电线要及时更换!”“蚊香要远离易燃物!”队员们逐户排查常见的火灾隐患点,向村民普及家庭防火常识、初起火灾扑救方法、火场逃生自救技能以及灭火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探访产业:聚焦特色种植,解码科技兴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村“两委”干部的引导下,实践团重点探访了九龙村蓬勃发展的特色种植业——多肉植物与葡萄种植基地,亲身感受现代农业的脉动。

  多肉“萌”经济,孕育新希望: 走进一座座整齐排列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仿佛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多肉王国”。基地负责人(抖音名字为“多肉姐姐”)热情地向队员们们介绍:“我们这里培育了花实、棕玫瑰、玫瑰女孩等特色品种,是村里重要的增收产业。”队员们仔细观察多肉的生长状态,惊叹于其精巧的造型和旺盛的生命力。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多肉的种植技术要点、生长周期、市场行情以及线上销售模式。当了解到一盆精品多肉能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时,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小植物”也能成就“大产业”,特色农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葡园飘香处,科技显身手: 离开多肉大棚,实践团又来到了连片种植的葡萄园。此时正是葡萄挂果的季节,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掩映在绿叶之下,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更吸引队员们目光的,是园区内先进的喷灌系统。负责人介绍:“我们采用的是高效节水喷灌技术,结合水肥一体化管理。你看这些喷头,可以根据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控制水量和施肥量。”队员们观察到,细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在葡萄藤上,既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提升了灌溉效率和水肥利用率。技术员现场演示了智能控制平台的操作,队员们纷纷感叹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通过与种植户的交流,队员们也了解到他们在品种更新、病虫害防治、市场波动应对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建言献策积累了素材。

  四青春回响:实践淬炼成长,使命点亮未来

  时光短暂而充实。挥别九龙村时,实践队员们的心中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深刻的感悟。

  国情认知的深度洗礼: “以前觉得乡村振兴是个大概念,这次真正走进了乡村,和书记聊、和村民聊、走进田间地头,才深刻理解其中的挑战与希望。九龙村的多肉和葡萄产业让我看到了方向,但人才、技术、市场这些瓶颈也真实存在。”

  能力本领的实战锤炼: 从策划安全宣讲内容到与不同年龄层村民有效沟通,从设计调研问题到实地观察记录农业技术应用,从团队协作克服生活不便到独立解决问题,每一项任务都是对综合素质的锤炼。“给村民讲解头盔佩戴时,如何让他们真正听进去、愿意做,这比在课堂上答题难多了,也锻炼多了!”队员们的社会调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责任使命的坚定升华: 村民们的热情朴实、村干部的实干担当、种植户对科技的渴求、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无不深深触动着队员们。“看到我们宣传后有人戴上了头盔,看到种植户期待我们帮忙分析市场,那一刻,真切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我们能做的贡献。实践团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真诚的付出赢得了九龙村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寿县古城墙,见证千年沧桑;九龙新沃土,跃动青春力量。淮北理工学院阡陌新程乡村振兴实践团在九龙村的“三下乡”之旅已画上句号,但服务乡村振兴的征程永无终点。当青春的脚步踏上乡野的土地,当智慧的星火照亮发展的征途,实践的意义便已超越时光。

  队员们带走的不仅是黝黑的肤色和鲜活的见闻,更是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体悟,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铮铮誓言。九龙村的见闻,已然化作一颗颗种子,深埋于每位队员心田。未来,他们必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馈赠,以更坚定的步伐、更饱满的热情,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澎湃不息的智慧与力量!(徐嘉恬 陈艺玮)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