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遗”启助残服务团三下乡:在助残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2025-08-07 11:18:1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在实践中诠释青年担当,为助残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近日,聊城大学“遗”启助残服务团于聊城市御苑社区如康家园开展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游戏互动、艺术疗愈等多种形式,致力于为残障儿童搭建成长桥梁,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光影交织的温情时刻:一场电影里的情绪共鸣

  在精心组织的观影活动中,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现场不时响起欢快的笑声和惊叹声。志愿者们全程耐心陪伴,为孩子们递上小零食,帮助他们调整坐姿,确保每位孩子都能舒适观影。观影结束后,志愿者们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观影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现场的氛围温馨活跃,让孩子们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

  七彩趣玩,点亮童心

  针对特殊儿童群体,服务团设计了“眼疾手快”游戏与太空泥捏制活动。“眼疾手快”游戏中,志愿者先详细讲解规则,播放音乐引导孩子们热身,活跃现场氛围。随着指令下达,孩子们按要求触碰对应器官,当“摸零食”的指令发出时,孩子们迅速行动,反应快的孩子拿到零食后欢呼,稍显迟缓的孩子则露出可爱又懊恼的表情,现场充满童真氛围。太空泥捏制环节,志愿者指导孩子们按步骤选色、粘贴,引导他们交流创意。孩子们制作的“宇宙飞船”“小猫咪”等作品,这些虽不复杂但饱含着想象力的作品,正是残障儿童们内心最生动的展现。

  艺术疗愈的温暖力量:纸浆画中的心灵绽放

  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创作活动为残障儿童带来了独特体验。志愿者们以亲和友好的互动方式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关系,并且以专业的态度和诚挚的热情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一步一演示”讲解撕纸浆、调颜色、粘图案等纸浆画制作步骤,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理解掌握。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志愿者采用“手把手辅助”的方式,耐心引导他们完成基础造型;对于创意丰富的孩子,则鼓励他们自由创作,通过色彩和图案表达内心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尽情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释放情感,用作品表达内心世界。

  助残理念的广泛传播:宣传活动中的爱心凝聚

  为提升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度,服务团将宣传阵地延伸至聊城市东昌府区万达广场。志愿者积极与场地负责人沟通协调,布置展台并摆放助残理念手册及残障人士作品。他们向市民宣传助残、爱残以及残健融合理念,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的市民,志愿者结合手册进行一对一讲解,用生动案例普及助残知识、解答疑问,有效增进了公众对残障群体的认知与关怀。

  本次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有效提升残障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残健融合中增强其自信心与成就感,更向社会传递了关爱特殊群体的正能量,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                                              

  未来,聊城大学“遗”启助残服务团将继续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同时也会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关爱残障人士的行列中来,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黄荟翰 谷东灿 韩佳洁 韩文琪)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