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守护脊柱,预防先行,行动在当下!

2025-08-07 16:36:0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你是否曾在不经意间弯腰后突感背部剧痛?是否听闻长辈在轻微跌倒后竟被诊断为脊柱骨折?这种常被忽视却后果严重的损伤,便是**压缩性骨折**。它悄然发生,却可能带来持续性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畸形,甚至影响呼吸功能。尤其对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风险陡增。守护脊柱健康,预防压缩性骨折,绝非小事,而是保障生活质量的要务。

  一、 筑牢根基:强健骨骼是核心防线

  骨质疏松是压缩性骨折的头号“元凶”。当骨骼变得脆弱多孔,即使轻微压力也可能导致椎体塌陷。

  营养为骨“加油”:

  钙质充足:钙是骨骼的“基石”。成人每日需约1000毫克(50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需1200毫克)。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豆腐、豆浆)、深绿色蔬菜(西兰花、芥蓝)、小鱼干、坚果都是优质来源。

  维生素D助力吸收没有它,钙难以被有效利用。建议每日摄入600-800国际单位(70岁以上需800-1000)。除了鱼肝油、蛋黄、强化牛奶,每日进行15-30分钟温和的日晒(避开强光时段)**是经济有效的补充方式。

  运动强骨“增肌”:

  负重运动刺激骨骼:步行、慢跑、跳舞、爬楼梯等让骨骼承受自身体重的活动,能有效刺激骨细胞生长,提升骨密度。**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是骨骼健康的活力密码。

  肌肉力量护脊柱: 强健的核心肌群(腹部、背部)如同脊柱的天然“护甲”,能分担椎体压力。普拉提、桥式、平板支撑(需在指导下进行)都是好选择。

  *平衡训练防跌倒:太极拳、单脚站立练习能显著提升平衡力,降低意外风险。

  * 定期监测骨密度:

  女性65岁以上、男性70岁以上,或存在风险因素(如早期绝经、长期使用激素、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检查。** 早发现、早干预骨质疏松是关键。

  二、 消除隐患:预防跌倒至关重要

  跌倒是诱发压缩性骨折的最常见外部因素,尤其对于骨骼脆弱者。

  打造安全的居家环境:

  畅通无阻:移走地板上的电线、杂物和小地毯(或确保地毯边缘牢固)。

  光照充足:尤其在楼梯、走廊、卫生间,安装夜灯。

  防滑防湿:浴室使用防滑垫,保持地面干燥。

  扶手稳固:在楼梯、马桶、淋浴旁安装牢固扶手。

  选择合适的衣着与辅助

  合脚防滑鞋:避免穿拖鞋或鞋底光滑的鞋子在家行走。

  善用辅助工具:如有需要,使用手杖或助行器,并确保其高度合适、底部防滑。

  谨慎用药,保持警觉:

  了解所用药物(如降压药、安眠药)是否可能引起头晕或嗜睡,并注意副作用。

  行动“慢三拍”:起床、站立、转身时动作放缓,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头晕跌倒。

  三、 健康生活,为骨骼减负

  向烟酒说“不”:

  吸烟是骨骼大敌: 它会严重干扰骨细胞功能,加速骨量流失。戒烟是护骨的重要一步。

  限酒护骨:过量酒精损害成骨细胞。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保持适度体重:

  过轻危险:体重过轻(BMI<18.5)往往意味着骨密度偏低,增加骨折风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

  过重负担: 肥胖则给脊柱带来额外负荷,增加椎体压力。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维持合理体重。

  姿势就是力量:

  时刻提醒:无论坐、立、行,保持抬头挺胸收腹,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想象头顶有一根线轻轻向上牵引着你。

  正确搬运:搬重物时务必屈膝下蹲,保持背部挺直,利用腿部力量站起,避免直接弯腰负重。

  预防压缩性骨折,就是投资无痛、自由、有尊严的未来生活。** 强健骨骼、严防跌倒、拥抱健康习惯,每一步都算数。**从今天开始,把对脊柱的关爱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中——这份投资,终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收获丰厚的健康回报。 别忘了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份守护脊柱的智慧,让更多人远离骨折之痛!(作者:枣庄市立医院 陆文成)

  

  陆文成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规范化培训三年。目前担任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委员。

责任编辑:张乐群
新闻关键词: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