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乡村振兴路 核心价值观我践行

2025-08-12 14:48:2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东招远齐山镇董家村的葡萄藤上,村支书原春锋的轮椅已行进在田间地头。这位双腿受限却意志如钢的带头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一次意外改变了原春锋的人生轨迹,但面对村民的信任与期盼,他毅然扛起责任:“腿脚不便,但为乡亲谋幸福的敬业之心,一刻也不能停!”这句铿锵的承诺,成为董家村蝶变的精神动力,彰显了他对岗位的诚信与担当。

  深知产业是乡村富强的根基,原春锋将破解“土地生金”难题锁定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他敬业钻研技术,引进科学管理,推动阳光玫瑰、维纳斯葡萄和蜜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依托“垦盟草莓”品牌优势,他积极为村民创造“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用晶莹的葡萄和鲜红的草莓丰富了市民“果篮子”,更鼓足了村民“钱袋子”,筑牢了集体经济的坚实基础,生动诠释了富强为民的理念。

  原春锋认为,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富强,更是人居环境的文明提升与乡村的和谐发展。他力排众议,民主协商,多方筹措资金,科学规划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系统,终结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污水直排问题。克服重重困难,他带领村两委成员硬化了村内所有道路,彻底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平坦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更通到了村民心坎里,营造了整洁文明、便利和谐的生活环境。

  在乡村治理层面,原春锋注重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他统筹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厅”,推动婚丧嫁娶移风易俗,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心系平等与友善,积极奔走为村内残疾群体争取政策支持,设立多个公益岗位,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重拾人生价值与尊严。身体二级残疾的张炳枝感激地说:“是原书记的友善和坚持平等,让我们活得更有奔头!”这体现了对每一位村民的尊重与关怀。

  “车轮虽小,丈量的是敬业奉献、诚信为民的初心;身躯虽囿,扛起的是推动富强、促进和谐、维护平等、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原春锋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在他的带领下,董家村的葡萄更甜了,草莓更红了,道路更宽了,人心更齐了。这位在轮椅上耕耘希望的书记,正引领着董家村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坚定前行。他车轮滚过的地方,播下的是奋斗的种子,收获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希望,树起的是一面扎根泥土、心系百姓。原春锋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在广袤乡野里点亮心灯、以敬业、友善、诚信、平等精神推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奋斗者的缩影。(孙权胜、卢宝芳)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