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赋能非遗传承,用匠心打磨徽墨技艺——云墨创生焕新团开展暑假实践

2025-08-20 16:22:0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歙县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拥有深厚的墨砚文化底蕴,墨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传统非遗技艺面临传承断层、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云墨创生焕新团以“AI+数字非遗”为主题,于8月7日依次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和老胡开文墨厂参观采访,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墨砚文化传承与创新,为非遗技艺注入新活力。

  为了深入了解黄山非遗——歙县墨砚,云墨创生焕新团来到了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开展了关于“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传承非遗”的研究。

团队成员认真聆听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总陈列展览面积800平方米,截至2019年末,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藏品有有682件/套。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团队成员依次了解了墨砚的起源、歙县墨砚从选材雕刻到打磨的复杂工序、歙县墨砚的历史地位、特点以及近年来博物馆通过线上展览、体验活动吸引年轻群体的尝试。参观结束后,队长程思佳找到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面对有关徽墨的数字化传承以及与AI相结合等问题,工作人员耐心解答,详细介绍了歙县墨砚从选材、雕刻到打磨的复杂工序,以及近年来博物馆通过线上展览、体验活动吸引年轻群体的尝试。

采访博物馆工作人员

  随后团队前往著名的老胡开文墨厂,实地参观徽墨制作过程。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是集徽墨生产、非遗传承与工业遗产保护于一体的传统企业,其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1956年由歙县四家老牌墨庄重组而成,完整保留炼烟、和料、制墨等11道古法工序。

墨厂内部

  实践团队通过参观生产车间了解了徽墨的制作过程,先后参观了制墨车间、描金车间以及制砚车间,了解了制墨的基本流程和工艺。接着为深入探究徽墨传承的痛点与需求,队长程思佳对厂长即国家级徽墨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进行了专访,周美洪老先生从事徽墨制作已有四十余年。在采访过程中,周美洪老先生给成员详细讲解了徽墨的发展历程及工厂的历史,同时也指出了徽墨现在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与数字化结合。实践团队在和周老先生关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传承墨砚文化的交谈中收获颇丰。

团队成员参观制墨车间和描金车间

采访国家级徽墨传承人周美洪

  此次歙县之行,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徽墨的历史与制作工艺,更与传承人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为后续运用AI技术进行数字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成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古老的徽墨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团队在墨厂内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