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锡乡大地上探寻乡村振兴之路——山东科技大学“太青蓝”团队“三下乡”活动

2025-08-22 17:20:3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8月10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探寻锡乡之旅,这支名为“太青蓝”的团队深入无锡与张家港,走进北硕航空、蠡湖展示馆、慈济环保教育基地、大浮社区、枫和生态特种养殖基地以及南港村鱼菜共作项目,在锡乡大地上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受乡村振兴之路。

 科技赋能乡村破解发展痛点

  在北硕航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队员们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低空经济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展厅内各类飞行器模型和直观的多媒体展示让他们眼前一亮,企业负责人周宗良详细介绍了无人机在农业场景中的应用:农药喷洒、种子播撒、灾害监测和农情数据采集都能借助飞行器高效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何破解无人机推广的成本问题、农民培训难度以及长期维护的可行性。负责人回应道,公司正通过“合作社+村集体”的模式帮助农民降低使用门槛,使科技真正进入田间地头。传统依赖人力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渐被科技替代和优化,智慧农业的未来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一位学生感慨地说:“课堂上学到的无人机技术似乎与我们距离很远,但今天我看到它能直接改变乡村农业生产方式,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低空经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实工具。

  生态振兴:从清淤到纳管的全链条管控

  带着对科技赋能乡村的深刻印象,实践团队来到了无锡市蠡湖展示馆。这里以时间为轴,展现了蠡湖从“污染之痛”到“生态重生”的漫长过程。展馆的历史图片让同学们看到,过去的蠡湖因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张而遭受重创,水体浑浊、生态失衡,成为城市的痛点。

  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团队了解到,无锡市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截污纳管、生态清淤、岸线整治等一系列治理举措,让蠡湖逐渐恢复清澈。如今的蠡湖水清岸绿、候鸟翔集,已成为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名片。队员们走出展馆时纷纷讨论,认为蠡湖的治理经验对乡村水环境的改善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如果乡村池塘和小河流也能因地制宜进行治理,不仅能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还能孕育出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的新产业。一名队员在分享中说道:“蠡湖的变化告诉我们,生态治理不仅仅是环境保护,它也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在无锡慈济环保教育基地,团队成员感受到另一种绿色智慧。展厅里,各类“变废为宝”的作品引人注目:废旧矿泉水瓶成为花瓶,废弃纸盒化作模型,垃圾摇身一变成了创意作品。工作人员还现场演示了利用果皮和蔬菜叶制作环保酵素的过程,告诉大家这种酵素不仅可以用作家居清洁,还能在农业种植和空气净化中发挥作用。环保教育基地还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再将加工后的产品投放市场,从而带动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生态振兴不仅关乎理念,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

  文化搭台:从“盆盘”到“风景”的裂变效应

  在大浮社区,团队成员体会到了精神力量与产业转型的结合。在“四千四万精神展馆”,通过图文和影像了解了敢闯敢拼、坚忍不拔的发展精神,正是通过精神引领和文化赋能,才让乡村发展更有韧性和生命力。

  走出展馆后,映入眼帘的是社区产业转型的鲜活案例:山鸟咖啡馆从农家乐转型而来,依托太湖美景吸引年轻游客;法佬秘境凭借生态优势发展旅游,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董坞里救援站和渔政执勤点守护着生态安全;见山小筑则将文化与休闲结合,丰富了旅游业态。大浮社区既守住生态底线,也注重文化根基,才有了今天的长足发展。

  在张家港市锦丰镇交通村,枫和生态特种养殖基地带给队员们全新的视角。养殖区里,灵龟缓缓爬行,锦鲤悠然游弋,进口蛇类静静栖息,构成了一幅别样的生态画卷。负责人介绍,基地以异宠养殖为核心产业,逐渐形成了从物种引进到繁育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且通过团队合作与品牌建设,基地逐步走上了稳健发展之路。

  在南港村鱼菜共作零碳综合种养基地5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鱼池与基质槽相互依存,鱼粪化作蔬菜的养分,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负责人介绍,基地不仅实现了零排放、零化肥、零农药、零抗生素的目标,还在短短数月内实现了年产“无抗鱼”80吨、有机蔬果40吨的成绩,并计划建设AI智慧工厂,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

  一位同学感慨地说:“没想到AI技术能和农业结合得这么紧密,它让我看到未来乡村的广阔前景,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用自己的专业去服务社会的决心。”

  经过多日的调研与参访,山东科技大学“太青蓝,探锡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全面而立体的认识。从低空经济到生态治理,从环保教育到社区转型,从特色养殖到智慧农业,每一站都让他们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多维路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他们将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把青春热情融入乡村建设和国家战略之中,用实际行动在乡村大地上书写属于青年的奋斗篇章。(通讯员 魏延广 吕烁)

责任编辑:李景鑫
新闻关键词:智能装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