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薪火如歌实践队:以数字为翼,赴一场齐鲁红脉之约
近日,实践队员们分别前往济南战役纪念馆和青岛市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探索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汲取奋进力量。
探数字化红脉,续齐鲁精神薪火
为探究数字化建设对山东红色场馆的赋能作用,助力红色文化传承推广,曲园实践队员以“踏寻齐鲁红脉,赓续精神薪火”为指引,前往淄博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马鞍山抗战遗址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解码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路径。

在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数字化成果随处彰显魅力。入口电子导览屏,成为参观“智慧指南”,队员们轻点屏幕,场馆布局、展品信息、参观路线一键获取,自主参观体验大幅提升。多媒体展柜里,高清投影与触控技术融合,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活”起来,队员触摸屏幕,仿佛穿梭回抗日岁月。VR体验区更是惊喜,戴上设备,“投身”起义战场,亲历战士奋勇杀敌场景,沉浸式体验让红色记忆深植心底。

马鞍山抗战遗址纪念馆的数字化探索同样精彩。数字展厅依托声光技术,动态还原抗战全过程,震撼音效搭配生动画面,重现战火壮烈。文物展陈引入3D扫描,数字模型让队员们多维度观察细节、读懂历史。线上展厅打破时空限制,手机、电脑随时“云参观”,拓宽红色文化传播半径。

调研中,队员们见证数字化为红色纪念馆带来的变革:展览形式创新,吸引力与感染力双提升;传播渠道拓宽,让更多人触摸红色脉络。同时,也关注到推广短板,后续计划联动社交媒体,制作场馆数字化建设短视频、图文;携手学校,开展线上红色教育活动,借线上资源让学生学党史、悟精神。
探索场景化传播,激活胶东红色记忆
此次实践,曲园实践队员以实地调研为笔,书写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感悟。用行动探寻传播新途,让齐鲁红脉在数字赋能中熠熠生辉,为赓续精神薪火注入青春动能,期待更多力量关注红色场馆数字化,共护红色根脉 。

在胶东革命纪念馆的红色革命基地实践中,实践队员们聚焦胶东抗日与解放战争历史,以“研学—展演—访谈”模式,推进红色记忆场景化传播探索。

在“地雷战”主题展区,全息投影装置还原1943年海阳民兵石雷伏击日军细节,触摸式地图结合音效,呈现胶东抗日根据地扩张历程。实践队员编排“马石山十勇士”等情景剧,以生活化演绎重现革命场景;设计“战地物资运输”实景游戏,让观众模拟负重行军,体会后勤保障艰辛。
解放战争展区内,“潍县战役”战术沙盘支持手势操控,分步演示攻城兵力部署与火力协同;“胶东支援全国解放”数据墙,轻触即可呈现1947 - 1949年胶东支援前线的粮食、弹药、兵员数据。通过现场观察与访谈,可知78%观众认可实景游戏、全息影像让历史“有温度”,但也存在声光效果过强、历史背景交代不足等问题。

实践中,队员们发现场景化传播需平衡体验感与历史厚重感。经研讨,提出优化方向:在互动项目增设“历史背景弹窗”,依据观众停留时长推送分层解读内容,助力胶东红色故事更好触达观众,让红色记忆在场景中实现更有效的传承与触动。
通过这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更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让队员们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力量,懂得珍惜当下和平生活 。而青岛市博物馆的实践则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提供了思路,有助于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地方红色历史 。队员们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