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拾遗社会实践团:问知少年非遗情 绘虎传承新韵生
2025年7月31日上午,山东科技大学沿黄拾遗社会实践团走进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与当地小学六年级学生共同开启非遗泥老虎文化探索之旅,通过问卷调研、创意彩绘等互动环节,让传统民俗在青春碰撞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在小镇活动中心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为精准掌握青少年对本土非遗的认知程度,队员们发放定制化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泥老虎的历史渊源、造型特点、民俗寓意,以及同学们对非遗传承的看法与建议。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一对一引导问答,同学们手持问卷认真作答,时而低头思索非遗知识,时而与同伴轻声讨论创意想法——笔下的答案既展现出对本土文化的基础认知,更流露出参与非遗传承的热切渴望。“课本里提过泥老虎,这次终于能亲手接触它,特别开心!”一位同学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问卷调研不仅让实践团初步摸清当地青少年的非遗认知现状,更从中看到了泥老虎传承的青春潜力。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小学学生进行调研
问卷回收后,实践团结合调研结果,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补充讲解高密泥老虎的文化内涵。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老虎不只是造型憨趣的民俗工艺品,更承载着高密当地的历史记忆,其“镇宅辟邪、吉祥祈福”的寓意,更是一代代人的生活期盼。
随后的创意彩绘环节成为活动高潮。队员们为同学们分发预先准备的泥老虎白胚与彩绘工具。“大家可以参考传统黄黑虎皮纹,也能加自己喜欢的卡通元素、吉祥符号,让老虎‘活’起来!” 队员们的鼓励让同学们跃跃欲试。现场,有的同学细致勾勒传统虎皮纹路,还原非遗本色;有的用亮片、彩钻点缀虎身,增添时尚感;还有的在虎额绘制“福”字、祥云等纹样,赋予新的吉祥寓意。原本朴素的白胚,在同学们的巧手下变得色彩斑斓、个性十足。

团队成员拍摄当地小学学生制作泥老虎过程

团队成员拍摄当地小学学生展示所制泥老虎
活动尾声,六年级的同学们手举自己完成的泥老虎,在镜头前留下了充满成就感的合影。同学们的笑容与模具上灵动的老虎图案相映成趣,既定格成非遗传承与青春力量交融的温暖画面,也象征着泥老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代代相传。
此次活动不仅让六年级同学深入了解高密泥老虎这一本土非遗,更通过白胚彩绘实践,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大家更乐于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为其注入青春力量!(董权辉 孙源 沈昱含 李奥 张鹏 指导老师:曲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