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与生意——中国版“广告狂人”刘晓凡的“品牌经”
长江商学院最新公布的8月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录得46.9,较7月的47.7小幅回落。
在全球经济波动与国内产业升级、AI重构商业模式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节点。对于企业经营及管理者来说,“终身学习”成为这个时代企业得以“长青”的重要条件。8月14日,长江商学院EMBA公开课·上海站以“新兴经济趋势”切入,直击管理痛点,赋能企业“战略升级+组织进化”。
在公开课上,众多国内企业家、企业高管等纷纷现身,在快消、家居行业知名度颇高的中国品牌营销专家刘晓凡亦在其中。除了参与长江商学院的各种商业研究、公益活动外,刘晓凡还一直在尝试组织策划泛家居行业与AI技术企业的跨界协作营销,引发行业不小涟漪。刘晓凡认为,市场疲软、存量博弈的时代,仅凭一家之力拉动市场份额难度加大,“联合营销”是有效的双赢途径。当然,联合营销不是简单的合在一起“吆喝叫卖”,而是在洞察市场痛点之后,通过合力整合资源满足消费市场多点需求,实现“1+1>2 ”,让品牌在诗意与生意并行中获得积淀。
长江商学院43期3班学员组织的慈善活动
真金不是一天炼成的,时针倒拨,从初出茅庐到品牌诊断高手,刘晓凡的成长之路也是“行跬步而致千里”的漫长过程。2003年,刘晓凡正式踏入中国广告行业,在青岛啤酒、朗诗集团、鸿星尔克、雅迪电动车等经典“国货厂牌”担任品牌总监、品牌总经理等职务。2011年,时任鸿星尔克品牌管理中心总监的刘晓凡成功推动国民服饰品牌与澳网“深情相拥”,一举签下鸿星尔克与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为品牌精神“TO BE No.1”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推动鸿星尔克“TO BE NO.1”品牌重塑。
长江商学院第43期学员 刘晓凡
除了在老牌国民服饰品牌的亮眼战绩,刘晓凡也先后推动完成雅迪电动车高端品牌战略落地、朗诗集团“绿色地产”品牌形象构建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品牌营销。经验累积让刘晓凡逐渐修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战略沉淀,在深刻洞察与实践检验基础上,刘晓凡在国内首次提出品牌公关化、品牌终端化、品牌产品化的品牌资产构建方法论,获得业内认可。
品牌营销是一门深广的学问,除了在实战中不断提升自身,刘晓凡同时还担任着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品牌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众多身份,用自己的经验为后来者传道解惑。近年来,在国内众多重要的营销比赛中,刘晓凡的身影也日渐活跃,先后担任第22届IAI传鉴国际广告奖终审评委、第十三届虎啸奖评审团终审评委,为后来者开路,发掘更多年轻的品牌逐梦者。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企业需要更多专业的品牌营销人,让国民品牌解决国民需求痛点的同时,更进一步,为全世界客群提供中国产品、中国方案、中国品牌,这个过程,需要千千万万个“刘晓凡”以身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