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烽火薪传队:以青春脚步丈量抗战之路,用热忱之心点亮精神薪火

2025-09-01 11:51:3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个盛夏,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烽火薪传队的青年们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河的追寻。他们走进历史的深处,以当代青年的视角重新凝视那段烽火岁月,用实际行动承接历史的接力棒,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山河故地:用脚步叩响历史的回音

  2025年,烽火薪传队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到确山竹沟革命旧址,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到山西八路军抗战纪念馆。站在弹孔密布的墙壁前,行走在复原的战壕中,队员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杨靖宇将军“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诘问,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台儿庄战场上先烈们“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至今仍在每个队员心中激荡。这些历史的痕迹,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成为了可触可感的民族记忆。

队员在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前留影

  岁月留声:与百岁老兵的跨时代对话

  通过电话连线,队员们聆听了一位特殊的历史见证者——百岁抗战老兵赵洪顺的讲述。18岁那年,他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毅然踏上滇缅战场的征程。母亲连夜纳制的“平安”布鞋,松山战役中战友那句“替我给翠兰带句话”的临终嘱托,这些细节让历史变得鲜活而深刻。赵老对青年寄语:“知道过去有多难,才晓得现在的日子金贵”,如一枚种子,在每位队员心中生根发芽。而这场跨越八十年的对话,也让和平的意义变得更加具体而珍贵。

  薪火相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生根发芽

  带着收集到的历史碎片和感人故事,队员们走进临沂乡村、铁岭校园、东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抗战精神宣讲活动。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历史图片和互动问答,他们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当一个男孩大声说出“爱国就是记住历史,不让英雄白流血”时,全场响起的掌声,则是对这次传承最好的肯定。从乡村到校园,抗战精神正以年轻的方式被讲述、被聆听、被铭记。

队员在临沂后乡村宣讲抗日精神

队员在铁岭市小学宣讲抗日精神

  数字新生:用技术架起历史的桥梁

  团队将实践成果转化为9个纪念馆宣讲视频和3套教学PPT,这些数字资源获得了驻马店市平舆县第六初级中学的认可,将被纳入学校资源库。这一创新不仅实现了抗战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更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现代技术,历史的烽火得以在课堂中重现,抗战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在青年心中扎根。

  结语:以青春之我,续精神之火

  烽火薪传队的实践或许会结束,但抗战精神的传承永无止境。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精神,用行动传递薪火。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抗战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永不熄灭的火种,需要每一代青年用心守护、用行动传承。这段跨越山河的追寻,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青春的宣誓,为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续写新篇拉开了序幕。

责任编辑:李 震
新闻关键词:抗战精神历史烽火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