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法学院“净网童行”调研宣讲团赴滨州市司法局开展调研活动
近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净网童行”防治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调研宣讲团成员张雅然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司法局开展调研。
滨州市司法局立足职能定位,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度融入法治滨州建设大局,通过专项规划、机制创新与精准施策,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法治保障体系。针对未成年人的“隔空猥亵”已成为数字时代侵害儿童权益的新型犯罪形态,其隐蔽性强、传播面广、心理伤害深,对未成年人保护构成严峻挑战。打击“隔空猥亵”,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是滨州市司法局与本团队调研宣讲的共同目标。
团队成员张雅然通过滨州市司法局普法科了解了当前滨州市未成年人保护的主要成果。依托《滨州市“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年)》,司法局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列为核心任务,已打造“法润未来”“070勇敢者行动”等普法品牌,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基层宣讲等形式年均开展活动超千场,覆盖青少年逾7万人次。在网络保护方面,协同公安建立“隔空猥亵”快侦通道,利用人脸识别溯源隐私视频中幼女信息,移送跨省线索16件。随后张雅然介绍了本团队收集汇总的隔空猥亵法律法规、真实案例与网络防“狼”方案,科员对团队的活动初心及前期工作表示肯定,并结合实际政府工作经历对团队的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张雅然也跟随司法局工作人员参观了依托滨州市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所举行的“红领巾律学堂”暑期法治研学活动。来自十个县区推选的85名“引航计划”青少年受邀参加,他们通过观看法治宣传视频、参与互动游戏、浏览法治文化展板等形式,提升了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

本次进入司法局参访,既收集到了政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做努力的一线资料,也让团队关于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拒绝隔空魔爪伸向未成年人的方案构想更为成熟。司法局普法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乐意见到有更多大学生投身于下一代保护之中,呼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政府、社会与家庭携手,在信息良莠不齐、危险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共同筑起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