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落幕,看铁路如何跑出民生与发展“加速度”

2025-09-03 13:18: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全国铁路暑期旅客运输圆满结束。在这段时间里,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 ,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7.02亿吨,同比增长4.8%,客货运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这场暑运,不仅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更是铁路部门综合实力与服务理念的一次集中展现。

  精准运力调配,满足多元出行需求。暑运期间,客流呈现出旅游、探亲、学生返校等多种需求叠加的特点。铁路部门不再依赖传统经验,而是借助铁路12306大数据,建立起“需求运力”的动态匹配机制,灵活调整售票策略。比如,在热门方向、区间和时段,通过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精准增加运力投放。像国铁沈阳局与哈尔滨局共同开行沈阳北至广州白云的普速临时旅客列车,巧妙连接了东北与华南不同的客流需求;长三角地区采用“一日一图”机制,在文旅线路上灵活增开列车,做到了“热门方向无积压、冷门线路不空载” ,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同时,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持续开好公益“慢火车”,让偏远地区群众也能共享铁路发展成果,体现了铁路运输的普惠性。

  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当运输能力逐渐饱和,服务细节便成为竞争的关键。铁路部门积极转变思路,从“基本保障”向“体验升级”迈进。在购票环节,铁路12306不断优化功能,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常态化,暑运期间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为学生出行提供便利。在旅途之中,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试点范围,提供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服务,满足旅客个性化需求。各地车站也纷纷推出特色服务,如济南局设置智能导航机器人,解决旅客迷路困扰;包头客运段在“慢火车”上打造“移动文化展厅”,增添旅途文化氛围。这些创新举措,让旅客感受到了铁路服务的用心,重塑了铁路服务的价值内涵。

  助力经济发展,担当社会责任。铁路暑运不仅是交通运输任务,更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铁路部门通过开行旅游列车,如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特色专列,带动了沿线旅游经济发展。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 ,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注入活力。在一些地区,铁路部门加密车站到景区的公交班次,开通“务工人员包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联结者”。同时,对学生流、务工流等群体进行精准服务,如长三角铁路对普速列车实行二折优惠,降低了低收入群体出行成本,体现了公共交通的民生担当。

  2025年全国铁路暑运的圆满结束,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铁路部门在运力调配、服务创新、经济带动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展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提升了出行体验,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中的生动注脚。(侯利彬)

责任编辑:李 震